MCU近两年也逐步走向AI化,不仅在于高性能MCU涌现,更丰富的频率与存储资源令MCU也能处理复杂工作,而且指令级AI加速、乃至新增AI加速器都让MCU在AI时代有了更大的职责外延。部分行业专家甚至认为,在AI时代下,MCU应用开发范式从传统的算法驱动,走向了数据驱动。
MCU与嵌入式系统应用论坛将汇聚全球领先的嵌入式系统专家、MCU技术先锋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前景。参会者将有机会了解MCU和嵌入式系统在AI时代下如何驱动智能应用的发展,探索从设计到实现的全新思路。

- Time
- Agenda
08:00-08:55
观众,嘉宾签到,展台交流
08:55-09:00
主持人开场
09:00-09:30
2025年,MCU市场会好起来吗?
- Luffy Liu,AspenCore《电子工程专辑》副主分析师
09:30-10:00
端侧视觉组合方案:多元智能终端感知“芯”力量
- 邵科,飞凌微(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
邵科,Kevin Shao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超十五年图像和视觉芯片系统开发与市场经验。2016年加入思特威历任算法总监、资深应用总监、汽车芯片部副总裁,现任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全面负责视觉SoC芯片产品。
10:00-10:30
国产化大背景下的MCU电机控制技术
- 常伟斌,复旦微电软件工程师
在当今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时代,电机控制技术的革新对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与产品性能至关重要。本次演讲聚焦基于国产MCU的电机控制技术。
ARM Cortex-M0内核以其低功耗、低成本及出色的实时处理能力,成为低成本电机控制领域的理想选择。演讲中,将深入剖析基于该内核构建电机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阐述如何合理利用其硬件资源优化控制算法。同时,会分享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难题及创新性解决方案,例如针对电机重载启动、零速或低速闭环运行等内容。此外,还将结合案例展示该技术在汽车各执行器、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参会者呈现基于ARM Cortex-M0内核MCU的电机控制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巨大潜力,助力大家开拓电机控制领域的新思路。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目前任职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汽车电子电机控制算法技术经理。专注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的有感/无感控制算法研究,拥有丰富的车用电机控制项目经验;主导多项车用电机控制项目的算法创新研究工作,并实现落地量产。
10:30-11:00
MCU之“小心脏”——车规级高可靠石英晶振国产替代方案
- 施美林,晶宇兴科技销售副总
施美林 女士,天津大学 EMBA硕士
2007~至今 任北京晶宇兴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副总
11:00-11:30
CW32L010安全低功耗MCU,树立M0+产品行业新标杆!
- 张亚凡,武汉芯源技术总监
CW32L010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市场反馈良好。那么, CW32L010 实现了哪些突破?又是凭借何种优势树立起 M0 + 产品行业的崭新标杆?
现任武汉芯源半导体技术总监,多年深耕MCU研发与细分应用市场,熟悉中国市场的需求,了解各行业客户的痛点,持续关注MCU、混合信号芯片、SOC等领域。
11:30-12:00
芯科集成助力RISC-V车规芯片的创新与突破
- 王超,芯科集成资深技术市场总监
芯科集成推出CX3288与CX3688两大RISC-V架构车规MCU系列,分别面向汽车电子不同层级需求。CX3288系列主打高性价比车身控制,单核RISC-V设计,主频240-400MHz,支持4MB Flash及丰富接口,内置HSM加密与ECC校验,适应宽电压(2.7-5.5V)及宽温(-40~125℃)环境,适用于车身控制、车灯、仪表、T-Box等中低安全场景。CX3688系列定位高安全动力域核心,搭载多核锁步RISC-V内核,主频超400MHz,集成DSP指令、FPU及电机控制单元,配备TSN网络、SMU安全监控模块,通过ASIL-D与AEC-Q100 Grade1认证,满足自动驾驶控制域、BMS、制动/转向等系统的功能安全与高算力需求。
两系列覆盖从传统域控到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需求:CX3288以接口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支撑车身电子网络;CX3688通过冗余设计、硬件容错及实时通信(TSN)为智能驾驶与电驱系统提供底层保障,契合汽车行业向高集成、高安全、低延迟的技术趋势。
芯科集成联合创始人,现任资深技术市场总监。20年半导体从业经验,长期任职于NXP和ST等知名芯片公司MCU产品线,负责开拓汽车和工业市场以及技术支持。曾经在多家国内主流MCU原厂负责产品规划和市场推广。对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善于从市场角度出发确定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