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峰会秉持我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汇聚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电源管理芯片、碳管理方案和软件相关企业的专家和科学家,共同探讨绿色能源、功率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智能电源管理、宽禁带功率器件、零碳方案、双碳等关键话题。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本届峰会将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能源生态的深度思考和战略规划。

我们将继续发挥半导体技术在推动能源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解决方案,以实现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 靳毅

    AspenCore中国区总经理

  • Francesco MUGGERI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功率分立和模拟产品器件部市场及应用副总裁

  • 楊益彰

    Vishay 亚洲区业务开发资深总监

  • 陈红雷

    Broadcom博通隔离产品事业部产品经理

  • 李金晶

    瑞能半导体碳化硅首席应用工程师

  • 康博

    上海贝岭工业市场经理

  • 高翔

    安森美半导体中国区服务器及AI电源业务开发经理

  • Time
  • Agenda

08:00-09:20

观众,嘉宾签到,互动交流,展览参观

09:20-09:30

开幕致辞

  • 靳毅,AspenCore中国区总经理

09:30-09:55

创新半导体:实现高能效和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关键

  • Francesco MUGGERI,意法半导体中国区功率分立和模拟产品器件部市场及应用副总裁
电力的使用占全球40%的碳排放,但随着创新电力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出现,未来在减碳方面将更加光明。这些尖端电力设备和技术能够高效利用能源并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电能需求的激增,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正成为焦点。这不仅仅是关于发电;更是关于智能使用能源。Muggeri先生会带您了解这激动人心的旅程,发现我们的先进电力解决方案如何推动可持续创新,并在可再生能源生产中领先,使您的解决方案更加节能高效。 我们将向您介绍改变游戏规则的宽禁带技术,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这些技术正在改变能源使用方式,为更绿色的未来铺平道路。
Francesco MUGGERI先生现任意法半导体(以下简称为ST)中国区功率分立和模拟产品器件部市场和应用副总裁。MUGGERI先生同时领导着ST亚太区工业技术创新中心,当中包括电机控制技术创新中心,电源和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及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并于 2024 年 7 月进一步被任命为工业电力和能源部门全球负责人。 MUGGERI先生于1995年加入ST意大利公司,作为汽车级传感器设计工程师开启了在ST的职业生涯。在2000年时,MUGGERI先生成为了功率晶体管产品市场部的一员,于2002年成功成为功率晶体管产品市场部经理并迁至上海工作。在2008年, MUGGERI先生担任ST亚太香港分公司商务市场经理一职。在2017年,MUGGERI先生晋升成为功率和模拟产品器件部市场总监,并在2018年起同时负责市场传播方面的工作。 Francesco Muggeri先生于1969年出生在意大利的Zambrone。拥有比萨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及由伦敦商学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和香港大学合办的全球亚太项目EMBA学位。为了表彰他对电子行业的贡献,MUGGERI先生被 EETimes 和 EDN 授予 2023 年度亚洲高管奖。

09:55-10:20

提高效率和散热管理以优化高效可靠的储能系统设计

  • 楊益彰, Vishay 亚洲区业务开发资深总监
光风储发电机将光伏、风能和储能技术结合,实现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电,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多数储能系统(ESS)均有多级能源转换器,储能系统在电网的各个环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实现对电压、频率和功角的稳定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当前该系统设计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实现高效率的能源转换以及如何优化热管理。本次演讲将针对当下挑战介绍 Vishay 数种创新封装的元器件、模组、一系列碳化硅产品 (SiC MOSFET / SiC Diodes)、OPTO、电容、电阻等相关技术,一起探索它们如何为储能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杨益彰先生在半导体行业已从业长达 20 多年,目前担任 Vishay Intertechnology 亚洲区业务开发资深总监。在 Vishay,杨益彰先生曾多次参与涉及半导体到被动元件等多个产品线的高功率装置设计应用,包括高效能电源系统、电池管理、直流 DC/DC、交流 DC/AC、感测器等。他还深入参与了双向 DC/DC 和 DC/AC 转换器设计和 Vishay 第三代半导体产品定义。

10:20-10:45

用新型光耦栅极驱动器优化逆变器效率和 EMI 性能

  • 陈红雷,Broadcom博通隔离产品事业部产品经理
驱动器和电机之间的长电缆会显著增加高 dv/dt(电压变化率)的风险,这可能会因电缆长度增加及其电感和电容等电气特性引起的电压尖峰而损坏电机绝缘层。常用的 dv/dt 缓解技术是在逆变器和电缆之间使用无源 dv/dt 滤波器。由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组成的无源 dv/dt 滤波器会增加上升时间并降低 dv/dt。但滤波器尺寸大、功率损耗大和成本高是此类无源滤波器的缺点。具有双模输出的新型光耦合器使逆变器能够动态调整斜率以减少开关损耗。这些新型栅极驱动器具有两级电流输出驱动能力,可以在逆变器运行期间动态调整功率开关器件的栅极驱动电流及其输出侧的斜率。在启动和轻载运行时降低 dv/dt 和电磁干扰 (EMI) 的同时它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重载运行时的开关损耗,从而优化系统转换效率,而无需更改 BOM 和影响 EMI 性能。斜率控制栅极驱动光耦合器为 dv/dt 滤波器提供了一种简单、小巧且经济高效的替代解决方案。

10:45-11:10

SiC MOS的关键特性和驱动设计要点

  • 李金晶,瑞能半导体碳化硅首席应用工程师
李金晶在电力电子和半导体行业拥有超过 10 年的工作经验。他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并且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和碳化硅(SiC)的研发与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在加入瑞能半导体(WeEn)公司之前,他曾在安世半导体(Nexperia)担任产品应用经理,以及在西门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担任硬件部门经理。在安世半导体任职期间,他参与了 IGBT/SiC 产品组合的创建以及应用场景的规划。

11:10-11:35

功率半导体方案赋能高效可靠光储系统

  • 康博,上海贝岭工业市场经理
上海贝岭以功率器件为主,电源IC和信号链IC为辅,为光储系统提供完整配套
主要负责工业类市场应用方案、产品规划和客户推广。深耕功率半导体、模拟IC、工控及新能源市场多年。

11:35-12:00

以创新技术和产品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 高翔,安森美半导体中国区服务器及AI电源业务开发经理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模型预训练和推理上有巨大的算力需求,对数据中心的能源架构和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电力电子半导体处于这场变革的核心,也是实现能源管理和优化的关键组件。相关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这些市场的增长轨迹和我们的可持续未来。通过对宽禁带半导体和65nm BCD技术的不断投入,安森美半导体为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在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累计超过15年的经验,有半导体器件开发和系统应用等相关职业经历,熟悉多种电源架构及设计需求。目前主要负责安森美中国区服务器及AI电源的市场推广和业务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