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企业奖项
- 产品奖项
- 年度最佳电子企业奖
- 年度杰出新锐公司奖
- 年度杰出创新企业
- 年度最具潜力物联网技术企业
- 年度最具潜力人工智能技术企业
- 年度最具潜力第三代半导体技术
-
格科微有限公司
GalaxyCore Inc.
推荐理由:
格科微有限公司(简称“格科微”,股票代码:688728),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于中国上海,在全球拥有9个分支机构,共有员工约1,500人。主营业务为 CMOS 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封测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同时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 GC32E1, 0.7 μm 32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 在高像素领域,公司独有的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研发成功, GC32E1 是格科微首颗基于最新 FPPI 专利技术 0.7μm 像素的图像传感器,支持 3200 万全像素输出。搭配手机平台Remosaic 解码功能,可实现高分辨率、细节丰富、色彩鲜艳的图像效果。 在夜间、暗态等环境,支持 4Cell 合成等效1.4μm 800 万像素输出,可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在视频应用上,GC32E1 支持交错式的stagger HDR 技术,可输出 Full HD 60fps 图像数据,经过手机平台可合成为 30fps 保留高光色彩和低光细节的画面,增加约 30%的动态范围,扩展了视频拍摄场景,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GC32E1 的研发过程中,格科微创新地采用了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相比于市场上同规格双片堆叠式 3200 万图像传感器,消除了下层堆栈的逻辑芯片发热带来的像素热噪声,面积仅增大约8%,显著提高了晶圆面积利用率,大大改善成本结构。目前该产品已通过工程测试并获得品牌客户认可 。 市场份额 公司手机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仍位居全球第一,占市场份额的 26% 核心优势 1、 电路设计和工艺研发优势 公司将工艺研发和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视作价值创造的主要源动力,多年来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研发, 追求通过技术创新来给客户提供更大的影像整体解决方案(totalsolution),为客户创造更多价 值。在工艺研发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制造工艺创新经验,独创了一系列特色工艺路线,如COM封装技术,非堆栈高像素技术、FPPI技术等。 2. 模式创新 目前,公司运营正在从 Fabless 往 Fablite 的转型中,通过自有 Fab 产线的基础,把整个产品从 设计,研发,制造,测试,销售全环节打通,缩短公司在高性能产品上的研发时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供应链优势 公司具有高效且强大的供应链协调能力,与国内外多家关键委外生产环节的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 -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IGOL TECHNOLOGIES CO., LTD.
推荐理由:
普源精电(RIGOL)创立于1998年,是业界知名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波形发生器、射频类仪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于2022年4月8日成功上市A股科创板,公司发展迅速,2022年营收达30.30%的快速增长。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在北京、上海和西安建立研发中心,并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建立海外子公司,围绕客户科技创新需求在多国建立了国际营销代表处,赋能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的测试测量应用。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普源精电已有授权专利4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公司曾于2019-2022年连续三届荣登中国专利500强榜单,并同时获评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获包括 “R&D100 Awards”、“全球电子成就奖”等在内的60余个奖项,获得国际总线LXI联盟会员、CNAS认证实验室等多项资质。公司参与1项国家标准、主导3项行业通用规范的起草及制定,并承担包括“国家火炬计划”等10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普源精电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及其解决方案为核心,为教育与科研、工业生产、通信行业、交通与能源、消费电子等各行业提供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测试测量保障。RIGOL在过去12个月最具影响力的产品是DHO4000系列高端数字示波器 DHO4000系列是普源精电基于全新自研“半人马座”通用测量芯片组,在2022年7月推出的12bit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系列,该系列示波器带宽范围覆盖200M-800MHz,最高可以达到4GSa/s实时采样率。在高精度芯片组的支持下,DHO系列的最高垂直灵敏度能够达到100μV/div,将提供更高的测试精度,同时拥有最低18μVrms本底噪声,为小信号测试提供更强力的测试仪器支持。DHO4000系列在UltraAcquire 凝时获取模式下能提供最高1,500,000次每秒的波形采集速率,帮助快速采集和存储波形,并提供搜索与导航功能,帮助捕捉波形中的偶发异常。此外,DHO4000系列较之普源精电以往产品,突破性地实现了电池包供电,让工程师能够走出实验室,在更多样场景下随心测量。 DHO4000系列高分辨率示波器拥有高性价比,让用户能够在更少的预算下获得12bit分辨率的测量体验,其在实时采样率、本底噪声、垂直分辨率、波形捕获速率等性能上的优异表现,将满足比如电源纹波、谐波分析、MOSFET测试等相关电源测试需求。不仅如此,该系列还能够广泛助力如低功耗测试、电源轨分析、半导体测试、医疗电子等复杂场景的测试。研发项目:过去一年,普源精电完成了包括DSG5000系列、DP2000/900系列新机型在内的多个产品研发项目。2022年,公司带来第二款全新自研芯片组——通用测量芯片组“半人马座”,并基于该款芯片组推出DHO4000/1000/900/800等系列高分辨率数字示波器。 产品及品牌推广: 2022年,公司参加了国内外多个大型展会,积极举办、参加各类工业研讨会,推动产品与品牌传播。同时,微信、B站、知乎等线上自媒体以及领英、推特、YouTube等海外平台的持续运营,也给公司带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品牌声浪与品牌影响力。 市场定位:公司专注于通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与突破,以解决方案为中心,以芯片、硬件、算法和软件为硬核强基的基础,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发展。产品围绕半导体、通信、新能源三大黄金赛道,聚焦客户以解决行业客户测试测量挑战。 财政表现: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63,057.10万元,同比增长30.30%。公司高端产品销售在全球范围内均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高端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 80.15%,海外高端产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 157.07%。2022年4月8日,普源精电正式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客户服务:普源精电根据客户服务需求,定义具有竞争力的服务策略和服务产品,并通过构建客户服务网络和系统,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客户服务体验。目前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等海外子公司,实现了对全球主要目标市场的本地化服务与支持。 促进就业:公司的快速发展,社招和校招需求增大,每年提供数百个工作岗位。2022年,普源书院提供课程达219节,帮助员工发展与成长。 -
拟未
Graphcore
推荐理由:
Graphcore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为人工智能打造计算机系统,这些系统由先进的智能处理器(IPU)提供动力,旨在满足人工智能独特的计算要求。2016年,公司正式成立,总部位于英国布里斯托。2019年,公司在北京设立公司中国总部,并确定中文名“拟未”。 Graphcore的客户和合作伙伴遍布欧洲、亚洲和美洲国家及地区,其计算系统在各行各业的人工智能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科学研究、气象预测等领域。Graphcore与阿里云、百度、金山云、腾讯云、戴尔、神州数码、鑫联大(大联大控股旗下)等展开了合作,共同帮助创新者创造机器智能新突破。 在OGB-LSC 2022中,Graphcore表现出色,获得两项第一。AI工作负载具有独特的计算特点,Graphcore专为AI设计了IPU,并于2022年11月推出了专为云和数据中心打造的高端推训一体加速卡——C600。C600是行业中率先采用FP8的产品,每张C600使用的单颗IPU处理器可提供FP8浮点运算560 TFLOPS以及FP16浮点运算280 TFLOPS的AI计算能力,为C600带来强大的算力引擎。 C600主打推理,兼做训练,在提供低延时、高吞吐量的同时不损失精度,满足客户和机器智能从业者对于易用、高效以及更优TCO推理产品的强烈需求。C600实现了低时延和低功耗,在运行典型工作负载时的散热设计功耗仅为185瓦,可为运维人员大大减少数据中心运营开支。 Graphcore还搭配C600推出了高性能推理SDK——PopRT,帮助开发者实现零代码推理部署已经训好的模型,极大缩短AI业务商业变现时间窗口,为企业用户赢得市场先机。 C600可以支持各种主流的AI应用,例如在当下热门的生成式模型上,C600已经实现了对ChatGLM-6B、Dolly 2.0、GPT-J、GPT2-XL、Stable Diffusion等模型的支持。在C600上,GPT2-XL的推理延时已经达到1 ms/token的水平。即使在输入长度为512,输出长度也是512这种长序列的情况下,端到端的总延时也仅有658 ms,这意味着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模型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Graphcore深入AI芯片领域,引领行业趋势,为行业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AI潜力的坚实硬件基础。Graphcore推出的Bow IPU通过封装实现了性能及功耗比的进一步提升,为处理器的发展提供了工艺之外封装道路上的又一新实践。在经典的Wafer-on-Wafer MK2 IPU的基础上,Graphcore推出了增添FP8的高端推训一体加速卡C600,在大型语言模型类模型应用、自动驾驶、量化交易、搜索、推荐等很多对AI推理效率要求非常高的场景中帮助AI开发人员解决“精度与速度难两全”的痛点。如今,Graphcore已经实现了对诸多生成式AI模型的支持,其中,运行在IPU上的ChatGLM-6B模型在FP16精度下,每个token平均耗时仅有3.5毫秒,用户发送的绝大多数请求可以在几百毫秒内得到响应,真正做到了即问即答,极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Graphcore以出色的易用性推动了其自身高效方法的应用,并以显著的TCO优势推进了先进AI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部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AI应用推理部署的理想选择,C600在提供强大的算力、易用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实现了低时延和低功耗,可以大幅降低TCO。Graphcore还积极探索下一代AI技术,帮助企业充分利用AI优势。Piens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在客座文章中表示,最早由Graphcore开发的打包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对交互式AI进行快速微调和训练,以及稳健有效的推理。 -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China Resources Microelectronics Limited.
推荐理由:
华润微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领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设计自主、制造全程可控,在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领域均已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能力,形成了先进的特色工艺和系列化的产品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领域均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与经营成果,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自 2004 年起连续多年被工信部评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公司于2022年9月发布硅基氮化镓650V/900V系列化最新产品,产品采用级联型、增强型的技术路径,涉及6吋和8吋的晶圆,具有高可靠性、兼容常规驱动、国产化率最高等优势;在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中,突破外延设计、器件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优化、可靠性标准、应用测试等六大技术难点;同时,该产品外延良率> 95%,达到业界较高水平,晶圆良率达到97%,Fab平均良率大于95%,满足产业化要求;此外,该产品具有第三代半导体耐高温、高击穿电压、抗辐射的多方优势,主要采用TO封装(TO-220/247)、SMD-表贴封装(D-PAK、QFN)、IC-集成功率模块等封装方式应用于不同市场应用领域。首先,在过去12个月里,华润微在研发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引入国际先进的研发设备和技术人才,着重投资于新一代电子产品领域的研发。华润微积极探索汽车电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升了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次,华润微具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广泛的产品线。公司不仅提供半导体芯片和集成电路解决方案,还在新能源、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方面有所涉足。通过不断拓展产品线,公司能够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此外,华润微注重品牌推广和客户服务。公司通过积极参加各类行业展会和技术交流会,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同时,公司还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及时响应和问题解决,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财政表现是评判企业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华润微在财务方面表现出色。公司实施了健康的财务管理策略,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实现了持续增长和盈利。这不仅证明了公司的商业实力和稳定发展能力,也为公司赢得了业界的认可。 最后,华润微对工程师社群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就业机会的扩大。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组织各类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为工程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此外,公司积极招募优秀人才,为行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了整个电子产业的发展。 -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licon Motion, Inc.
推荐理由:
慧荣科技是NAND Flash主控芯片的全球领导者,拥有超过20年的设计开发经验,为SSD及其他固态存储装置提供领先业界的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应用范围包括数据中心、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商业及工控应用。对NAND Flash特性的深入了解让我们开发出最广泛的主控芯片IP组合,进而设计出搭载固件主控芯片平台的独特、高度优化配置的IC,以及完整的主控芯片Turnkey解决方案。慧荣主控芯片相容性居业界之冠,支持全球各大NAND Flash厂所生产的各式闪存,我们的客户遍及全球,包括所有NAND Flash大厂、存储装置的模块厂、大型数据中心及其他OEM大厂。 我们提供的SSD主控芯片数量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公司,适用于个人电脑和其他客户端装置,同时也是eMMC/UFS 主控芯片Merchant 市场的领导者,适用于搭载行动嵌入式存储装置的智能手机、物联网和其他应用。 凭借丰富的主控芯片经验,我们为中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高性能SSD,同时也为工控、商用和车用市场提供定制化、小尺寸的单芯片SSD解决方案。 我们的主控芯片以SMI品牌推出,企业级SSD解决方案以Shannon Systems品牌推出,而单芯片工业用SSD解决方案及模块则以Ferri品牌推出。推出SM2264XT车用 PCIe Gen 4 NVMe SSD 主控,结合慧荣的ECC技术、数据路径和 EMI 保护,提供完整、稳定的数据保护,满足存储设备所需的高效稳定需求。 采用 12 奈米制程,能大幅提升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功耗并提供严密的数据保护,为汽车应用提供高性能及可靠性。配备内置SR-IOV 功能,可同时支持多达八台虚拟机提供直接的高速 PCIe 接口。 随着汽车导入ADAS、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进化,汽车正演变成为一台移动式数据中心。迈向高度自动驾驶时代,车用设计也将朝向集中式开发。集中式架构的想法是把所有电子系统集成到一个中央控制平台,这需要高端的传输系统及各种存储应用。 在采用 PCIe 总线的高速数据网络中实施虚拟化时,SR-IOV 可实现强大的软件功能及轻松的远程管理,并经导入 SSD 主控的专用虚拟功能以高速、直接独立连接到每台虚拟机。在未来汽车应用,透过PCIe的SRIOV技术以多个实体与虚拟架构,在集中式架构将多个 ECU 模块直接连接单一车用SSD。 竞争优势: 数据路径保护 *端对端数据路径保护 *SRAM ECC 用于 SRAM 软/硬错误 TSMC车用服务包 *加强制程控管和报废标准 *记录和故障分析 宽温和电压支持 *-40°C至+85°C(3级) *-40°C至+105°C(2级)生产测试 *高压 SRAM 测试 支持车用可追溯性要求 *主控芯片晶圆使用动态密码存储独有标识符,用于追踪晶圆图或晶圆批量慧荣科技作为NAND Flash主控芯片的全球领导者,一直专注于为移动存储、嵌入式存储和SSD市场提供创新技术和产品,致力于研发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级程度的存储主控芯片,以满足数据中心、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商业、车载及工控应用各个领域对于数据存储不断增长的需求。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基于对NAND Flash特性的深入了解,慧荣科技在存储主控芯片领域拥有众多专利组合,涵盖了多种关键技术,如NAND闪存管理,NANDXtend纠错技术、SSD性能优化算法等。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各领域不同需求的主控芯片IP组合,进而设计出包含固件的主控芯片平台、高度优化配置的IC以及完整的主控芯片Turnkey解决方案。 在快速发展的汽车领域,慧荣科技充分结合了20多年的闪存存储设计开发经验和技术沉淀,提供全面的、一流的车用存储解决方案。包括:针对地图、仪表盘摄像头的SD卡主控解决方案;针对先进车载娱乐系统、ADAS、自动驾驶的eMMC、UFS主控芯片与Ferri-eMMC、Ferri-UFS单芯片解决方案;以及为下一代高容量存储需求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汽车所准备的更高性能BGA SSD方案及车用SSD主控芯片。目前,慧荣科技在车用领域的耕耘已开花结果,与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主要的车厂及车载存储供货商达成了深度合作关系。 -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ZHUHAI JIELI TECHNOLOGY CO.,LTD.
推荐理由: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蓝牙音频SoC芯片领先者,从公司成立至至今,杰理芯片累计销售量超90亿颗,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模式,已获得知识产权超600件,构成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公司所研发芯片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多功能”等特点,主要应用于AI智能音箱、蓝牙音箱、蓝牙耳机、智能语音玩具、超高清记录仪、智能视频监控、健康医疗、教育辅导等物联网智能终端产品,下游应用产品市场十分广泛和巨大。公司产品多次获得“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中国芯”等荣誉奖项,得到行业权威认可。公司是2023年全球TWS主控芯片企业综合实力TOP10(综合排名第7,出货排名第1),AspenCore 2023年中国IC设计排行榜 TOP10 无线连接公司(排名第6)、2022年7月份TWS蓝牙耳机主控厂商TOP10出货量市场份额占比第一(杰理29%)。 与此同时,杰理科技不仅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还拥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三大省级研发机构。杰理双麦蓝牙音频系统芯片,2022年收入超5亿元,占公司产品总收入20%以上,产品采用我司先进蓝牙射频技术、高性能DSP及低功耗技术,设计针对高端低功耗蓝牙耳机及蓝牙物联网的SoC芯片,采用自主研发的数字主动降噪算法,支持前馈模式、反馈模式和混合馈模式。支持数字麦克风和模拟麦克风混合使用。并且采用自主研发的自适应算法,方便用户在不同的耳机外壳进行快速开发,通过自适应方式获得滤波器参数,本系统提供高达35dB以上的降噪性能。杰理双麦蓝牙音频系统芯片通过增加智能引擎以及提高音频性能等手段以达到提升用户感受的目标,从而提升产品硬竞争力,树立行业口碑。 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低功耗蓝牙耳机、物联网及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领域。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产品——射频智能终端芯片、多媒体智能终端芯片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射频技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软硬件协同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研究,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此外,产品整体水平国内领先,技术指标达到国外主流产品水平,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推进国产芯片技术更上一层楼,实现“用芯美好世界”的企业愿景。杰理科技是全球蓝牙音频SoC芯片领先者,从公司成立至今,杰理芯片累计销售量超90亿颗,2022年销售收入超22亿元,纳税额超5000万元,公司已形成以蓝牙耳机芯片和蓝牙音箱芯片为主,同时涵盖智能物联终端芯片、健康医疗终端芯片、普通音频芯片等智能终端芯片的平台化发展格局。 公司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引领着全球蓝牙音频产品的普及化风潮,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上游公司包括上海华力、华天科技、米飞泰克等,下游单位则为应用蓝牙音频芯片的终端应用品牌公司,包括小米、传音、QCY、猫王、boAt、Fire-Boltt等在内的众多知名品牌。 杰理的研发团队具有贴近市场、快速研发的优势,经过10余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已拥有完整的:射频、视频、音频、医疗健康、物联网与通用MCU等自有设计平台和软件协议。此外,芯片产品在业界具备强力的竞争优势。杰理产品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高性价比、多功能”等特点,杰理将利用既有的行业经验、研发、产品、服务、区位等优势,随着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培育和发展,开拓蓝牙、WiFi、智能视频监控、物联网、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市场领域,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愿景。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Kiwi Instruments Co., Ltd
推荐理由: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布局全面,覆盖 AC-DC、 DC-DC、驱动 IC、线性稳压器、电池管理等多个产品类型,并逐步形成高性能模拟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性能处于模拟芯片行业较为领先的水平,尤其在电源管理领域,公司的技术水平突出,许多核心产品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时,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高串数电池管理系统 AFE 芯片技术突破的本土企业之一,产品可覆盖 110V 以内储能及电池系统应用。 凭借领先的研发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公司产品已进入众多行业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应用范围涵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 网络通讯、计算机、电源转换及储能等众多领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部分终端客户分布在欧美多国。取得了全球范围内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公司2022年实现超过30亿颗电源管理芯片的销售,带来超过5亿元的营收。公司推出Link-Dim®自适应恒压+线性LED驱动架构,高 PF、稳态无频闪,系统效率高、启动时间短、调光平滑,一套方案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以新欧标冷暖两路智能球泡产品为例,市面通常的几种解决方案如下: 方案一:传统线性 PWM 调光方案只能针对 230Vac 单个电压点认证、适配的输入电压范围窄、效率低; 方案二:使用开关电源驱动方案,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 “低 PF buck PWM 调光恒流驱动+PWM 斩波调色” LED 驱动架构,通过减小输入电解电容方式满足新欧标认证,缺点是输入电解电容纹波大、影响产品寿命; 方案三:采用 “高 PF buck PWM 调光恒流驱动+PWM斩波调色” LED驱动架构,为满足新ERP频闪指数要求 (PST<1,SVM<0.4),其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增加去频闪芯片,既增加成本、同时损失效率。 为解决上述痛点,必易微经过独立自主研发,推出 Link-Dim® 自适应高PF LED 驱动架构,创造性地融合了线性方案和开关电源方案的各自优势,可以既满足高 PF、高效率的要求,也能满足新 ERP 的频闪要求;可以轻松实现 176~264Vac 新欧标认证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北美 T20 的标准要求,前级 PF>0.7、PF>0.9 两款 P2P 可选,符合全球所有地区 PF、 谐波及频闪指数的标准要求,一套方案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公司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效能、低功耗、品质稳定的产品和完整的解决方案,推动电源管理芯片行业的能效提升和技术升级。公司目前产品线已经扩充至AC-DC、DC-DC、驱动IC、线性稳压器、保护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网络通讯、计算机、电源转换及储能等领域,为国内主流厂商提供电源管理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市场开拓的进程中,公司专注客户服务,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快速响应,以解决客户痛点、引领市场潮流为市场价值导向,取得了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和采用,推动了公司产品打破国外厂商对市场的垄断地位,为公司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全面辽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在保持原有技术研发队伍的基础上,持续引进集成电路领域高端技术人才,充实公司技术研发队伍,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不断提高公司的研发水平和技术实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2022年,必易微新增研发人员81人,组建了线性稳压器和信号链两个独立的研发团队,搭建了数字 IP 平台,新建了以成都研发中心为基础建设自主的大型可靠性测试中心,推动ISO26262汽车电子的功能安全标准认证。 -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Inc.
推荐理由: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GigaDevice)成立于2005年,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并于2016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存储器技术、MCU、传感器和模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合肥、西安、成都、苏州和香港,美国、韩国、日本、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本地化支持服务。 公司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已获得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体系认证和邓白氏认证,同时积极推进产业整合,拓展战略布局,在已有的微控制器、存储器基础上,布局物联网领域人机交互技术,并与全球多家领先晶圆厂、封装测试厂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加强产业上下游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公司的核心产品线为存储器(Flash、利基型DRAM)、32位通用型MCU、智能人机交互传感器、模拟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以“高性能、低功耗”著称,为工业、汽车、计算、消费类电子、物联网、移动应用以及网络和电信行业的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的NOR Flash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累计出货量超212亿颗;2021年6月,我们推出了首颗DRAM产品GDQ2BFAA系列,标志着正式入局DRAM这一主流存储市场;我们的MCU已经发展成为32位通用MCU市场的核心之选,并以累计超过13亿颗的出货数量,超过2万家客户数量,41个系列500余款产品选择所提供的广阔应用覆盖率稳居中国本土首位,现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七;我们的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知名移动终端厂商,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可量产供货的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之一,其中,触控芯片全球市场排名第四;指纹芯片全球市场排名第三。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30亿元。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3亿元。 • 截至2022年底,公司总资产为166.45亿元。 研发创新 • 研发投入10.29亿元,占营业收入12.66%,相比2021年同期研发投入增长9.49%。 • 技术人员占比约7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约54%。 • 公司己累计获得 929 项授权专利,其中2022年新获得98项专利。 多元化和职业健康安全 • 推动多元化雇佣,女性员工占比约38%。 • 对全体员工开展各类基础培训,人均培训时长达12.55小时。 • 完成了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并于2023年1月获得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证书。 节能环保 • 2022年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置受控率达100%、固体废弃集中回收率达100%。 • 公司产品外包装采用的瓦楞纸箱通过了 FSC 森林体系认证,100%可回收循环利用。 • 原材料100%符合RoHS 法规要求,产品100%符合REACH 绿色环保标准。 伙伴及生态 • 100%的核心供应商获得ISO 9001认证和ISO 14001认证。 • 推动产业生态建设,积极参与行业峰会,与伙伴共同推进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新。 • 2022年,公益项目投入总金额达1,482,912.55元,公益项目投入总时间达189.17小时,公益项目投入总人次达132人次。 -
紫光展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Unisoc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作为全球公开市场上三家5G芯片企业之一,紫光展锐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业务覆盖全球133个国家,通过全球260多家运营商的出货认证,拥有包括三星、荣耀、realme、vivo、摩托罗拉、海信、中兴、京东、银联、格力等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目前,紫光展锐拥有5100多名员工,研发团队占比90%,已申请专利近万项,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已申请专利近万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2022、2023连续2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中国专利奖金奖。 紫光展锐在5G领域从预研阶段就紧跟标准演进及行业进展,积极推出支持商用的产品,在5G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终端应用及行业布局上实现了完整的链路。2022年发布了针对不同场景的产品组合,在消费电子领域,展锐5G平台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布局:拥有金融级系统安全和强劲多媒体优势的性能先锋T820;均衡了性能和功耗,拥有畅快娱乐体验的T770和T760;为大众带来高速稳定5G连接的T750; 以及AI和多媒体能力突出的平板专用平台S8000。在行业应用领域,已拥有V516、V510以及面向智能座舱的A7870、面向行业解决方案的P7885。1、在5G创新技术上,展锐持续深耕 在卫星通信领域,紫光展锐已协同运营商等合作伙伴 -完成全球首次L频段、S频段5G NTN技术上星验证; -完成全球首个基于IoT-NTN双向语音通信功能端到端上星实测; - IoT NTN芯片 V8821也即将量产上市; -基于V8821已率先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通讯、vivo、移远通信、鹏鹄物宇、佰才邦、是德科技等行业伙伴完成了5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数据传输、短消息、通话、位置共享等多种功能和性能测试。 2、5G新通话领域, 中国移动携手紫光展锐双方共同完成了 -全球首个完成5G新通话端到端基于IMS Data Channel的基本能力验证; -全球首个完成了基于IMS Data Channel(数据通道)的5G新通话现网呼叫; 助力5G 新通话从网络走向终端,全面跨入一个新阶段。 3、针对未来演进的轻量化5G RedCap,紫光展锐也积极投身产品研发和行业验证合作 -2022年10月首家同中国移动完成5G R17 RedCap功能和性能验证; -2022年10月和11月份同IMT-2020(5G)推进组针对5G RedCap的关键技术试验和外场性能试验完成了所有应测项目验证。紫光展锐始终注重技术积累和创新发展,超20年的积累,在标准&专利,蜂窝/短距通信,基础软件,基础硬件,半导体设计,射频,多媒体,系统集成等8大核心领域形成技术矩阵,构建了紫光展锐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紫光展锐2022年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20%;2022年紫光展锐5G物联网出货量同比增长146%,智能机营收增长50%;蜂窝物联网芯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1%;同时展锐在儿童智能手表/Cat .1/智能POS机/智能机顶盒OTT领域Wi-Fi芯片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 作为世界领先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紫光展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投入先进技术研发,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原则,积极与全球产业伙伴协作创新发展。面向未来,紫光展锐将以通信、计算和人工智能三大技术为基础,持续扩大手机业务市场份额,在成功拓展至物联网领域后,继续向汽车电子、智能显示等新兴领域开拓,致力于成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引领者,为产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用科技之光照亮幸福生活。 -
超威半导体
AMD
推荐理由:
AMD 是高性能与自适应计算领域的领先企业,致力于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客户解决各种重大的挑战。我们的技术推动着数据中心、嵌入式系统、游戏和 PC 市场迈向未来。 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AMD引领了高性能运算、图形,以及可视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全球数以亿计的人们、领先的500强公司,以及尖端科学研究所都依靠AMD技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AMD员工致力于打造领先的高性能和自适应产品,努力拓宽技术的极限。成就今日,启迪未来。2023 年 6 月 27 日,AMD 宣布推出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世界上最大的自适应SoC。VP1902 自适应 SoC 是一款仿真级、基于Chiplet的SoC,能够简化日益复杂的半导体设计的验证。其容量是上一代产品的2倍,可以帮助芯片制造商将新一代 ASIC 和 SoC 设计以及其所支持的变革性技术快速推向市场。 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正在推动芯片制造的复杂性不断增加,需要下一代解决方案来开发未来的芯片。基于 FPGA 的仿真和原型设计可提供更高水平的性能,从而实现更快的芯片验证,并使开发人员能够在设计周期中更进一步,在芯片流片之前就开始软件开发。AMD通过对赛灵思的收购带来了超过 17 年的仿真类器件设计经验和六代业界最高容量的仿真设备,每一代的性能几乎翻倍。2023Q1业绩亮点 AMD在机密计算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包括Microsoft Azure, Google Cloud,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等宣布了基于AMD EPYC(霄龙)处理器的新功能。 AMD扩展了开发人员利用AMD产品构建强大人工智能(AI)解决方案的能力,包括对PyTorch Foundation的PyTorch 2.0框架的更新,该框架现在提供对ROCm软件的本地支持和最新的TensorFlow-ZenDNN插件,可在AMD EPYC CPU上实现神经网络推理。 AMD宣布推出 AMD Alveo™ MA35D 媒体加速器,专为推动大规模直播互动流媒体服务新时代而打造。该加速器具备集成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可动态调整视频质量。 AMD扩展了其嵌入式处理器产品组合,为各种嵌入式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可扩展产品:AMD 锐龙嵌入式 5000 系列产品和AMD EPYC(霄龙)嵌入式 9004 处理器。 AMD 展示了在电信领域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包括成立电信解决方案测试实验室,以支持基于AMD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验证,推出Zynq UltraScale+ RFSoC,支持在新兴市场加速部署4G/5G频段,并且扩大与诺基亚的合作,为诺基亚云提供RAN解决方案,以帮助通信服务提供商实现其严苛的能效目标。 AMD 锐龙移动处理器正在为新的商业、消费者和游戏体验提供动力。 三星和AMD宣布,双方签订了一项多年延长授权协议,将多代高性能、超低功耗的AMD Radeon图形解决方案引入三星Exynos SoC扩展产品组合中。 AMD宣布推出AMD Radeon PRO W7000系列显卡,首款基于先进的AMD小芯片设计的专业显卡,可提供独特的功能特性和领先性能。 AMD FidelityFX 超分辨率技术现已支持250款现有和即将推出的游戏,其中110款支持FSR 2,这是跨平台临时升级技术的最新更新。 -
芯科科技
Silicon Labs
推荐理由:
Silicon Labs (亦名“芯科科技”,NASDAQ股票代码:SLAB)是全球领先的芯片、软件和解决方案供货商,致力于以安全和智能的无线技术来建立更互联的世界。在过去的27年里,Silicon Labs从一家致力于为帮助开发者降低设计成本和复杂性的半导体初创企业,发展成为物联网(IoT)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这家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公司拥有1400多项专利,在全球雇佣1000多名员工。 Silicon Labs是物联网无线连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拥有业界最全面的无线产品组合,支持最广泛的协议,包括蓝牙、Matter、Proprietary、Thread、Wi-SUN、Wi-Fi、Zigbee和Z-Wave,以及主要的生态系统,如Amazon、Apple、Google,和Samsung的SmartThings。 Silicon Labs也开发了行业最全面的物联网生态系统,服务于成千上万的客户、数千个应用程序和数百个领先合作伙伴,包括定义下一波技术的组织,如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CSA标准连接联盟、Thread Group、Wi-SUN联盟、Wi-Fi联盟和Amazon Sidewalk.Silicon Labs领先提供完整的Matter开发平台,其核心组件是Silicon Labs 2.4 GHz无线MG24 SoC单芯片解决方案,它可以运行Bluetooth和多协议,且支持Matter over Thread。MG24采用OpenThread协议栈,室内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00米,该芯片也同时支持Bluetooth以实现Matter新设备的Bluetooth部署。当MG24与超低功耗Silicon Labs RS9116 Wi-Fi产品结合使用时,它将支持Matter over Wi-Fi 4的开发,可在2023年轻松过渡到Silicon Labs的Wi-Fi 6单芯片Matter SoC。 Silicon Labs Unify SDK是为Matter边界路由器提供的多协议软件开发平台,所提供的工具能够将Matter桥接到包括Zigbee和Z-Wave在内的其他物联网平台,而Silicon Labs Simplicity Studio和GSDK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单一的开发环境,可以方便的在无线设备上添加Matter功能,并将这些设备无缝连接到他们想要连接的生态系统上。 因此,无论是蓝牙、Thread、Wi-Fi、Zigbee,还是Z-Wave协议,Silicon Labs都提供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解决方案,使开发人员能够将他们的产品与Matter和所有主要的智能设备生态系统连接起来。• 芯科科技于2022年连续第三年举办“Works With”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全球的注册者参加。 • 发布完整的Matter开发平台解决方案,支持基于Matter over Wi-Fi、Matter over Thread、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Power) 部署,以及Matter到Zigbee和Z-Wave的桥接。 • 提供首款支持完整连接的端对端Amazon Sidewalk开发平台。Silicon Labs的Pro套件支持 Amazon Sidewalk透过Secure Vault™、sub-GHz及低功耗蓝牙连接;以及为Sidewalk设备制造商、设计和开发人员设计的软件和工具,满足不同安全性需求,使其产品更快上市。 • Silicon Labs首款Wi-Fi 6和低功耗蓝牙SoC系列,即SiWx917,旨在成为业界功耗最低、电池寿命最长、同时支持Wi-Fi 6和低功耗蓝牙的SoC。 • 推出全新BGM240P和MGM240P 2.4 GHz 无线PCB模块,使物联网设备制造商之开发流程更快速简捷。 • 提供长传输距离、大容量内存、高度安全性的FG25 sub-GHz SoC全面供货,为Wi-SUN智能城市和长距离物联网应用提供理想选择。 • 推出两款专为极小型 IoT 设备设计的新型SoC和MCU系列:xG27系列蓝牙SoC和 BB50 微控制器(MCU)。xG27和BB50系列专为极小尺寸之物联网设备而设计,尺寸范围从2平方公厘(约为标准#2铅笔芯的宽度)到5平方公厘(小于标准#2铅笔的宽度)。可为物联网装置设计人员提供能源效率、高性能和值得信赖的安全性,使xG27 SoC 系列和 BB50 MCU 成为微型、电池优化设备的理想选择,例如互联医疗设备、可穿戴装置、资产监控卷标、智能传感器,以及牙刷和玩具等简便的消费电子产品等。 • Silicon Labs波士顿办公室成立全新”Connectivity Lab”,为物联网设备制造商模拟真实世界的操作性和连接性测试。 -
瑞萨电子
Renesas Electronics
推荐理由:
瑞萨电子,提供专业可信的创新嵌入式设计和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使用其产品的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作为全球领先的微控制器供应商、模拟功率器件和SoC产品的领导者,瑞萨电子为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等各种应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无限未来。 瑞萨电子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于 2010 年开始运营。在收购 Intersil、IDT、Dialog、Celeno、Reality AI、Steradian 和 Panthronics 后,瑞萨电子目前拥有约 21,000 名员工,生产基地和销售办事处遍布全球 30 多个国家。截至今天,我们有超过 400 个成功产品组合。2022 年,瑞萨电子销售额为 15,027 亿日元。瑞萨电子四项关键技术:人工智能 (AI)、网络安全与功能安全、数字+模拟+电源解决方案以及云服务。 • 人工智能 (AI) 瑞萨电子是首批将灵活、可扩展的嵌入式人工智能 (e-AI) 引入终端设备的半导体供应商之一。通过终端智能实现更安全的生活方式及更智能的社会。 在工业领域,RZ/V 系列 MPU 可满足监控摄像头、产品扫描仪和POS终端摄像头等应用中人体和物体识别的实时 AI 处理需求。DRP:动态可编程处理器。 最新产品RZ/V2MA,以及基于Reality AI技术的AI和微型机器学习(TinyML)解决方案,更多信息可详询官网。 • 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 瑞萨电子满足了互联产品日益增长的安全和安保需求。我们公司的安全技术旨在满足业界最高的 ISO/IEC 可靠性和性能标准,提供的解决方案可帮助我们的客户在数字世界中更加安全。 瑞萨电子在全球范围内为 ISO/SAE 21434:2021 标准的制定做出了重大贡献。瑞萨电子对网络安全的承诺和奉献超越了汽车行业。2019 年,瑞萨电子获得 TÜV Rhineland 认证,符合 IEC 62443-4- 4-1标准,规定了工业产品安全开发的流程要求。 • 数字+模拟+电源解决方案 瑞萨电子提供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通过模拟+电源+嵌入式处理的互补产品组合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效率和性能,同时降低功耗、组件数量和 BOM 成本,最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减少环境影响做出贡献。 • 云服务 云原生技术使云服务能够在端点设备上流畅运行。要实现云原生嵌入式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必须融合先进的软件和 IT 技术。瑞萨电子正在与各行业的云提供商合作,开发云专用核心技术,例如功能安全、网络安全、连接性和人机界面 (HMI),并正在为此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瑞萨同时具备各类便捷易用的虚拟开发平台,如无需硬件即可实现 ECU 级汽车软件开发的集成开发环境,Quick-Connect Studio:业界首款基于云的系统开发工具,详询网站。• 品牌认知度 2022年全球半导体联盟“亚太杰出半导体公司奖” 比亚迪新能源2022年度“优秀战略合作伙伴”奖 • 市场地位 根据 Gartner 研究数据表明,2022MCU 市占率全球第一。来源:Gartner®,市场份额:2022 年全球终端市场半导体,Andrew Norwood 等人,2023 年 3 月 31 日。 • 积极投身教育、大学活动 瑞萨电子自 2018 年起赞助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 (AITIC)。 2022 AITIC(2022年6月-8月)共吸引了来自全国52所知名大学的87支队伍报名。 瑞萨电子将继续践行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支持中国大学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同时,瑞萨电子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种培养下一代工程师的教育支持活动。 • 2022 年 ESG 亮点 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6.8% 能源消耗减少 1.2% 获得温室气体减排目标SBTi验证 用水强度提高 38% 水循环利用率达到32% 废物回收率维持在92% 获得第三方环境数据验证 批准 TCFD 建议并扩展我们的报告框架 2022 财年,瑞萨绿色器件占新产品开发的 93%,占包括附属产品在内的总销售额的约 60% • SiC功率半导体相关 2023 年 7 月,瑞萨电子与 Wolfspeed 宣布执行晶圆供应协议,并由瑞萨电子支付 20 亿美元订金,以确保 Wolfspeed 做出碳化硅裸片和外延晶圆 10 年的供应承诺。 Wolfspeed 的碳化硅晶圆将为瑞萨电子从 2025 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铺平道路。这份为期十年的供应协议要求 Wolfspeed 在 2025 年向瑞萨电子提供 150 毫米碳化硅裸片和外延晶圆,从而增强了公司的实力整个行业从硅半导体功率器件过渡到碳化硅半导体功率器件的愿景。 -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推荐理由: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ogy (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自身性能优势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思特威将秉持“以前沿智能成像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持续推动前沿成像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助推未来智能影像技术的深化发展。思特威首颗LA(Linear)线阵系列4K分辨率高速工业CMOS图像传感器——SC430LA。该背照式(BSI)图像传感器搭载创新的SmartGS®-2全局快门技术,依托思特威先进的模拟电路设计,支持出色的Trilinear彩色模式和32x模拟增益,集高稳定性、高精准度、低噪声、高行频四大性能优势于一身,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以高传输速度和高图像品质赋能全天候工业线阵相机。 ① 采用思特威优势的模拟电路设计,模拟增益可以最高支持开放到32倍,在相同画面亮度时,较高的增益能够显著减少光源亮度,进而减少整机发热,提高整机效率,运行期间拥有卓越的稳定性,足以长时间为工业应用实时采集可靠的图像数据。 ② 提供黑白和彩色两个版本,黑白版本具有1线、2线和3线工作模式可供客户选择。其中,SC430LA在3线工作模式下行频最高可达100KHz,图像读取速度可与行业内同规格产品的2线模式相媲美;在1线工作模式下,行频最高可达200KHz, 从而大幅提高工业线阵相机的检测效率,高效助力工业检测产业升级。 ③ 凭借思特威创研的超低噪声外围读取电路技术及升级的色彩工艺,SC430LA可实现出色的噪声控制和色彩呈现效果。其固定噪声(FPN)与像素响应的不均匀性(PRNU)分别可降至0.28e-与0.53%,相比业内同类产品,暗电流大幅降低51%,显著提升产品捕获到的图像质量,呈现更高的颜色精准度和更丰富的图像细节,能够充分满足工业应用对高精度传感器的要求。自成立以来,思特威的业务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连续多年稳居安防监控图像传感器龙头地位。同时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赋能车载CIS领域这一新兴蓝海市场,已成为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提供车规级芯片的国内厂商。2022年5月20日思特威成功登陆了上交所科创板,以全新的面貌与姿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根据日本调研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发布的2022上半年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及2021年思特威在安防CIS领域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同时根据Yole 2022的CIS年度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思特威位列车载CIS市场全球第四,国内第二,成绩斐然。
-
集睿致远(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ASL Xiamen Technology Co.,Ltd
推荐理由:
集睿致远成立于2021年,作为国内领先的高速接口与显示系统芯片设计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数模混合信号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公司独立自主研发产品已覆盖USB、PCIe、HDMI、Type C等多种终端应用方向,拥有DP、USB、PCIe、HDMI等Serdes核心技术,并在工控、显示、PC、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出货。核心客户包括比亚迪、绿联、微星、智微智能、商米及海能等。2022年集睿致远在显示器、传输配件、计算机主板等领域推出系列新产品并开始规模出货,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集睿致远推出领先的高分辨率多功能显示控制器:CS5817支持最高4K 60Hz。该产品可应用于便携显示器、电竞显示器、桌面显示器、一体式台式机和嵌入式显示系统。 集睿致远最新的Type-C/DP1.4 到 HDMI 2.1 协议转换器:CS5569是一款可用于计算机系统主板、扩展坞和协议转换器的Type-C/DP1.4 到 HDMI 2.1 协议转换器。 集睿致远推出了USB 3.2 Gen 2 (10Gbit/sec) 和 DisplayPort 1.4 HBR3 (8.1Gbit/sec) 数据速率的新信号完整性设备系列,USB3.2 高速信号中继器: CS6211已开始在笔记本品牌商量产。该产品能够在USB主机/DisplayPort源设备中实现Type-C输出,并支持 USB 3.2 信号调节。集睿致远全新USB 3.2 retimer设备系列包含多项创新技术,包括无参考时钟(无需外部参考时钟或晶体)、极低延迟、低操作功耗和极低的待机功耗。 -
深圳市欧冶半导体有限公司
Shenzhen Oritek Semiconductors Co.,Ltd.
推荐理由:
欧冶半导体是国内首家聚焦智能汽车第三代E/E架构的系统级SoC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智能汽车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Zonal架构),提供系统级、系列化芯片及解决方案。欧冶旗下龙泉系列产品覆盖智能汽车端侧智能部件(CMS后视镜/智能大灯等)、智能区域处理器(ZCU)和行泊一体中央计算单元的芯片需求,同时具备业界领先的智能算法,和灵活分层交付的软件及解决方案,为客户重新定义汽车提供完善的基础能力。 2023年6月,欧冶半导体发布了全球首款CMS专用芯片龙泉560,该芯片提供了业界最佳的图像质量,包括60fps的高帧率、强光抑制、高动态场景、暗处提亮、LED闪烁抑制和色彩还原等功能。同时,该芯片在实际部署场景下实现了业界最低的延时,从摄像头到显示屏的端到端时延小于60毫秒。此外,龙泉560还具备业界最快的开机速度,在Linux系统冷启动情况下仅需不到1秒的时间。该芯片还支持一系列的强大功能,如去雾、BSD辅助预警信息提醒(包括行人检测、车辆检测和三级距离告警)、默认视野显示和手动调整,以及临时视野的自动切换(如转弯和倒车)等。 -
睿思芯科技术有限公司
RIVAI Technologies
推荐理由:
睿思芯科是一家提供 RISC-V 高端核心处理器解决方案的公司,创始团队来自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 原创项目组。公司主要开发基于 RISC-V 的高性能处理器核,提供垂直领域(DSA)定制处理器设计服务以及定制芯片解决方案,满足从边缘计算到数据中心等各领域的高算力要求。 过去一年,睿思芯科连续发布多款高性能处理器,为业内所关注。2022年6月,睿思芯科首次将向量处理器引入专业音频DSP产品中,瞄准高品质音频领域,满足蓬勃发展的消费电子、AR/VR、游戏及机器学习领域对复杂数字信号的算力需求。7月,睿思芯科亮相DAC大会进行专题演讲,展示发布其针对视频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的新产品RiVAI V9+。2022年底,睿思芯科发布了全新的RiVAI P600高性能边缘计算处理器,瞄准通讯、智能终端、工业自动化、存储、网络等场景,为更高计算需求提供算力。 睿思芯科开发产品皆基于自研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开源的RISC-V领域提供可信赖的计算能力,切入各个高端DSA市场。其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博士曾师从图灵奖得主、RISC奠基人David Patterson教授,在闪存和硬件加速器领域拥有数十项专利,也是一款开源SPARC CPU(RAMP Gold)的发明人。创立睿思芯科以来,谭章熹博士集结了国内RISC-V领域的优秀人才团队,多数拥有世界知名高校硕博背景和顶级半导体企业多年专业经验。 -
InPlay Inc
InPlay Inc
推荐理由:
InPlay'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new approach to Bluetooth beacons that is designed to be ultra-low cost, ultra-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cost. The NanoBeacon SoC is priced at just $1, which makes it significantly more affordable than other Bluetooth beacon solutions.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Another key benefit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NanoBeacon SoC can operate for up to 10 years on a single coin cell battery.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battery-powered applications,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inally,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programming-free. This means that anyone can use a NanoBeacon without any prior softwar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imply connect the NanoBeacon to a sensor, and it will automatically start transmitting data over Bluetooth. In addition to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 technology also offers a number of other benefits, including: • Tru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Bluetooth in real time,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precise timing,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machine monitoring. • Long range: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a range of up to 1,000 feet,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 Secur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use a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at protects data from unauthorized acces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disruptive new techn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use Bluetooth beacons. With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s make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This makes NanoBeacons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Here are some specific examples of how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day: • Industrial IoT: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assets in manufacturing plants and warehous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 Smart healthcare: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monitor patient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nd safety. • Smart retail: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shoppers in stores. This helps retailers to personalize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 sales. Thes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how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day. As th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we can expect to see even more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for NanoBeacons in the future. -
苏州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Suzhou Y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亿铸科技基于ReRAM的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具有“大算力、高精度、高能效比”的优势,可以基于成熟工艺制程达到P级算力,能效比可十倍于国际领先AI推理芯片。其存算一体架构可以打破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下的存储墙、能耗墙和编译墙,为解决国内AI大算力的困局提供了新的方向;亿铸科技选择的存储介质 ReRAM 具备低功耗、高计算精度、高能效比和制造兼容CMOS工艺等优势,在算力潜能、算力精度和算力效率等主要指标上有数量级的提升,是目前最适合做存算一体 AI 大算力芯片的存储介质;而全数字化的技术路径在满足大算力的同时还能支持高精度,使得存算一体架构真正在 AI 大算力方向落地。此外,面对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的应用进入2.0时代而不断提升的算力、能源需求,亿铸科技前瞻性地提出了“存算一体超异构”架构,以存算一体架构为核心,结合GPU、CPU等多个类型引擎的优势,让不同架构各司其职。如此一来,在系统层,能够把整体的效率做到最优;在软件层,能够实现跨平台架构统一,实现整体性能的飞跃,为中国AI算力芯片发展赋予新动能。 此外,亿铸科技构建了对国内大模型算法的知识图谱,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以及软著。 -
深圳市江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JiangCh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深圳市江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是以集成电路设计、方案、销售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公司,有超过10年的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设计与应用,目前已有核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布线图等知识产权20余项,2022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年进入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市半决赛。目前产品有电源管理、存储、显示驱动、运放等系列,江芯电子始终把品质放在首位,产品具备工业级的性能、性价比高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家电、智能家居、音视频电子、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
-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Micro Semicon Co.,Limited
推荐理由:
中微半导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688380)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MCU为核心的平台型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数模混合信号芯片、模拟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电子器件、家电控制芯片、消费电子芯片、电机与电池芯片、传感器信号处理芯片及功率器件等,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机电池、医疗健康、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 中微半导体总部位于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企业,注册资金40036.5万元,拥有员工500余人,在北京、上海、中山、成都、重庆、杭州和新加坡等地设有10个研发中心和分支机构。 公司具备主流系列MCU、高精度模拟、功率驱动、功率器件、无线射频、高性能触摸和底层核心算法的设计能力;公司在 55 纳米至 180 纳米 CMOS、90 纳米至 350 纳米 BCD、双极、SGT MOS 和 IGBT 等工艺上投产,并逐步向 40 纳米、20 纳米等更高制程迈进;产品包括 8 位、32 位多种 内核的 MCU、SoC 以及 ASIC、功率器件芯片,广泛应用于多领域。2022年公司产品出货量继续攀升,累计出货量近 11 亿颗,比上年度同期增长近10%,行业地位持续提升。中微半导高度重视创新突破并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工业、车规、电机、功率电子等方面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2022年中微半导新一代的电机控制SoC、测量类 SoC 和电子烟咪头 ASIC 等芯片实现量产;同时功率器件产品实现系列化,CSP MOS、SGT MOS、IGBT 在不同客户端均量产出货;适用于空调室外机 M4 内核的产品和模拟前端 AFE 产品也已回货。 公司将汽车电子作为重要发展方向,2022 年上半年,公司 BAT32 系列近 10 款产品应用于汽车前装市场的销量大幅增加,产品批量导入知名汽车终端客户并启动ISO26262 认证。三季度,公司新一代车规级 MCU BAT32A 系列正式发布,产品符合第三方 AEC-Q100 Grade1 车规级标准,并在汽车(车窗、车灯、 座椅、水泵、油泵等领域控制)及高端工业市场推广,单月出货量达几十万颗。第四季度,公司申报的“重2022N028车规级微控制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获深圳市科创委立项资助;未来公司将不断丰富车规级产品系列,推出更大资源、更大算力的 ARM4 内核产品。 公司凭借技术布局全、产品系列丰富、应用领域广的优势,持续提供核心竞争力。2022年,中微半导入选深圳软件收入百强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先后获得RISC-V“前沿芯片奖”、2022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中国优秀IC设计团队”、中国物联网“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和“最有影响力MCU芯片企业奖”,并连续5年蝉联中国IC设计成就奖重量级大奖。 -
雅特力科技
ARTERY Technology
推荐理由:
雅特力自2018年正式对外销售至今,出货量每年以倍数迅猛增长,至今(2023年5月)累计出货量1.5亿颗,同比增长65%。 雅特力专注于32位微控制器研发与创新,目前拥有低功耗、超值型、主流型、高性能、无线型五大产品系列,全系列产品采用55nm先进工艺及ARM Cortex-M4高效能或M0+低功耗内核,导入自主开发的sLib(Security Library)安全库,强化了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二次开发的使用便利度。支持更宽的芯片工作温度范围(-40°~105°),可适用于工业级应用场景。同时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蓝牙SIG协会BQB认证,支持IEC 60730家电安全标准Class B,AT32A403A即将通过AEC-Q100 Grade2认证,正式进军车规芯片领域 新应用方案:光伏逆变器、户外储能、BMS保护板、亚马逊智能调光器、洗衣机、钓鱼雷达、国家电网智能无功补偿控制器、360度全景倒车影像系统等,广泛地覆盖工控、电机、车载、消费、商务、5G及物联网等领域雅特力坚持自主研发,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未来,专注于ARM® Cortex®-M4/M0+的32位微控制器研发与创新,过去一年来陆续推出AT32F435与AT32F437两款超高性能微控制器,缔造M4业界最高主频288MHz运算效能;推出AT32F425超值型微控制器,集成USB OTG与CAN接口;推出AT32WB415系列双模蓝牙BLE,通过蓝牙SIG协会BQB认证;推出AT32F4212系列双运放高性价比电机MCU,大量应用在高速风筒、E-Bike、电动工具等电机产品;推出多管脚超值型AT32F423微控制器,以高性价比抢攻高性能应用市场。持续布局多领域应用市场,从产品、技术、生态等多方面提升和突破,打造更高效能、更符合市场需求的MCU产品,助力客户产品设计与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
格科微有限公司
GalaxyCore Inc.
推荐理由:
格科微有限公司(简称“格科微”,股票代码:688728),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于中国上海,在全球拥有9个分支机构,共有员工约1,500人。主营业务为 CMOS 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封测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同时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手机 公司手机 CMOS 图像传感器出货量仍位居全球第一,占市场份额的 26% ; 在高像素领域,公司独有的高像素单芯片集成技术研发成功, GC32E1 是格科微首颗基于最新 FPPI 专利技术 0.7μm 像素的图像传感器,支持 3200 万全像素输出。 CMOS 图像传感器-非手机 800 万像素产品研发成功,该产品可以实现单帧 HDR,解决传统stagger HDR 造成的运动鬼影和边缘合成问题,实现更大的动态范围,产品可以运用于 IPC、行车记录仪、会议系统、运动 DV、航拍等领域。 汽车电子领域,凭借成熟的像素工艺和先进的电路设计,公司产品在低光下成像效果清晰度以及高温下图像质量稳定程度均有突破; -
元橡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METOAK TECHONOLY (SU ZHOU) CO.LTD
推荐理由:
元橡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智能立体视觉领域,实现该领域0-1多项突破为行业提供视觉综合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立体视觉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团队伙伴15年以上专注于视觉领域,将算法硬件化,成功研发双目立体视觉芯片,实现高帧率、全分辨率、高精立体匹配,为我国机器视觉领域添上一枚“中国芯”。基于自研芯片,不断创新和突破,自研产品包括双目立体视觉感知处理模块、双目摄像头模组、双目标准化产品及双目定制化相机,搭载元橡软件系统定制化开发,得到业内广泛认可,真正为用户实现降本增效。 元橡科技拥有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及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软硬件一体化发展,自研双目立体视觉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机器人视觉、工业检测等领域。元橡科技车载ADAS双目视觉产品,应用于数十个车型,其主动安全性能适用于各类商用车、乘用车车型,年出货量达20W套以上;在提升车辆舒适性能方面,元橡科技“主动悬架路面预瞄系统”已实现国内首家乘用车前装定点。在机器人视觉产品领域,元橡科技双目立体视觉相机可实现跟随、避障等产品级功能,并支持运动控制、SLAM等方案级功能,该系列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无人机、机器人、消费电子等领域,从硬件、软件、平台、应用多层级与合作伙伴共建立体视觉新生态。元橡科技深耕立体视觉领域,自研产品包括自研双目立体视觉芯片、双目立体视觉感知处理模块、双目摄像头模组、双目标准化产品、双目定制化相机等,搭载元橡软件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可靠性和高精度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真正为用户降本增效。元橡科技总部位于北京,在苏州、上海、嘉兴、深圳、武汉等地设立子公司,持续全国化布局。公司自主创新凝聚力量,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功能,持续服务国内外汽车、机器人、智能监控等多个行业。 -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RIGOL TECHNOLOGIES CO., LTD.
推荐理由:
普源精电(RIGOL)创立于1998年,是业界知名的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示波器、波形发生器、射频类仪器、电源及电子负载、万用表及数据采集器等。于2022年4月8日成功上市A股科创板,公司发展迅速,2022年营收达30.30%的快速增长。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苏州,在北京、上海和西安建立研发中心,并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建立海外子公司,围绕客户科技创新需求在多国建立了国际营销代表处,赋能全球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的测试测量应用。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普源精电已有授权专利4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公司曾于2019-2022年连续三届荣登中国专利500强榜单,并同时获评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获包括 “R&D100 Awards”、“全球电子成就奖”等在内的60余个奖项,获得国际总线LXI联盟会员、CNAS认证实验室等多项资质。公司参与1项国家标准、主导3项行业通用规范的起草及制定,并承担包括“国家火炬计划”等10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普源精电以通用电子测量仪器及其解决方案为核心,为教育与科研、工业生产、通信行业、交通与能源、消费电子等各行业提供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的测试测量保障。普源精电(RIGOL)在产品方面积极布局,不断创新,在2022年7月推出了多款新产品系列,包括DHO4000/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DSG5000系列微波信号发生器和DP2000/900系列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满足多个行业及应用测试需求。在2023年6月推出了DHO900/800系列超便携数字示波器,以轻便外观满足工程师多样测试场景测试需求。截至2022年12月31日,普源精电已有授权专利4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1项,并在2019年、2020年、2022年连续三届荣登中国企业专利500强。2023年普源精电发明专利荣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并因在专利申请、管理、运营和保护方面的突出表现,被授予“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多年来,普源精电深耕数字化转型,在文化引导、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全面实施IT系统。2021年12月,普源精电以 “RIGOL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荣获“2021中国管理年度价值案例”,入选《管理蓝皮书:中国管理发展报告(2021)》,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的管理案例。 公司的快速发展,社招和校招需求增大,每年提供数百个工作机会。2022年,普源书院提供课程达214节,帮助员工发展与成长。同时,普源精电长期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携手高校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过去的12个月内,RIGOL已先后与多所高校开展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促进了高校新工科创新体系建设,为测试测量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
颖脉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推荐理由:
Imagination公司拥有30多年的历史,致力于打造半导体和软件知识产权(IP),使客户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技术市场中获得足够优势。公司的图形处理器(GPU)、中央处理器(CPU)和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实现出众的PPA(功耗、性能和面积)指标、快速的上市时间和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基于Imagination IP的产品被全球数十亿人用于他们的手机、汽车、住宅和工作场所。2023年1月Imagination全新发布 IMG DXT GPU IP,是业界唯一的四级光线追踪解决方案,可让光线追踪解决方案实现灵活扩展,使其适合从主流到高端的各类移动设备。其主要特性和创新如下: • Vulkan® 片段着色率 (FSR) • 2D 双速率纹理处理 • 提高纹理和计算性能 • 流水线数据主控器 • ALU 寄存器组性能翻番 -
深圳市南方硅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iComm Semiconductor Co., Ltd.
推荐理由:
深圳市南方硅谷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一家全球化的专业无晶圆半导体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司拥有先进的射频(RF)芯片设计和混合信号(Mixed Signal)芯片设计的核心技术,并整合嵌入式系统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为客户提供领先业界的“嵌入式系统整合芯片(Embedded SoC)”;公司从应用端的需求出发,整合音视频系统,从而满足无线通讯芯片市场不断提升的多媒体与通信需求;与全球顶尖的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合作,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品质的无线通信产品。公司芯片均符合国际标准(WiFi Alliance Logo、BQB、CE、FCC 等等)。产品聚焦 2.4G/5.8G 频段的WIFI/BT系列芯片, 具有功耗低、性能高、安全性高的市场优势;产品方向汇集 AIOT, OTT,ITV, IPC, AI Home,航拍数据传输等等,覆盖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为万物互联组建立体交通。 公司产品覆盖WIFI4、WIFI6、BT、BLE5.1,以稳定的性能,超高性价比获得客户充分认可。2.4G/5.8G双频WIFI系列产品,以其独一无二的WIFI配置,真正解决市场的痛点,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国内首先采用22nmULL 工艺,在提供更高端侧运算能力的同时,从根本上降低功耗,真正贯彻“由联及物”理念,切实提高并强化了端侧运算能力,为智能终端赋能。 南方硅谷秉承“用芯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无线连接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不断自主创新,用最新先进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垂直场景物联网终端SoC全球创新领导者。公司拥有完整的 WiFi 产品线,2022年Q3量产第⼀颗WiFi 6芯片,是国内较早量产WIFI6的芯片设计公司;同时,公司计划在本年度2023年计划推出两款WiFi 6产品,产品竞争⼒⼤幅度提升,实现产品roadmap⾼中低全线覆盖。 在WIFI4的产品上,2.4G/5.8G双频段支持802.11 a/b/g/n规格,属于国内首创,支持HT20/40,也支持AP+STA同时在线。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既解决了2.4G频段污染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也避免了802.11 ac规格产品给厂家和用户带来的成本负担,可谓是“中低端透传WiFi的最优性价比解决⽅案”。 当前平均月出货量超过5Mu,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产品赋能各⾏各业;聚焦服务⾏业头部客户,产品已在美的、小米、TP-Link、萤⽯、华橙等头部客户⼤规模量产。 -
芯视达
CISTA
推荐理由:
CISTA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自主研发、设计、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领先的图像传感器企业,公司在全球多个城市和国家建立了研发、物流、销售和测试工厂,核心团队均来自国际前沿企业,在设计、研发、工程、营销、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自成立以来,CISTA始终专注于技术创新研发,凭借产品性能优势得到了不少头部客户的认可。通过不断地研发投入、经验丰富的核心团队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及实践应用,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布局,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安防、车载、AIoT、可穿戴设备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CISTA将一直秉持“Drive for Your Best Vision”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结合前沿智能成像技术,为行业客户提供多场景、高性能的智能成像解决方案。近年来,消费电子市场呈现出终端小型化、轻量化的趋势,在小像素尺寸与高像素方面对CIS产品提出了更多需求,为此,芯视达今年推出0.7μm超小像素尺寸、5000万像素超高分辨率CMOS图像传感器新品—C50292。 作为芯视达CIS消费电子产品线的最新产品,C50292采用Quad Bayer Pattern色彩模式,搭载多项先进图像处理算法,彩色滤光片阵列兼具高感光度和高分辨率,可赋能智能手机一流的静态图像和视频拍摄。C50292集成的Q-pixel像素技术,在正常光环境下,通过re-mosaic可输出50M高分辨率,达到15fps;在弱光环境下实现像素4合1,合成后形成更大尺寸的单像素,具有更强的感光能力,提升4倍的灵敏度输出 1250 万像素图像或 4K/2K 视频,并达到 1.4 微米等效性能,供预览和视频使用,同时具备PDAF快速的对焦功能,在任何情况下,C50292都能持续捕捉高质量的图像。这是芯视达切入高像素赛道的又一实力体现。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Quectel Wireless Solutions Co., Ltd.
推荐理由:
公司主要从事物联网模组、天线、应用解决方案及IoT平台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产品线非常齐全,涵盖蜂窝模组(5G/4G/3G/2G/LPWA)、短距离通信模组(Wi-Fi&BT)、车载前装模组、安卓智能模组、卫星通信和定位模组、天线、IoT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可以为物联网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不同智能终端市场的需求。公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能源、金融支付、智慧城市、无线网关、智慧农业与环境监控、智慧工业、智慧生活、医疗健康和智能安全等领域。2022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2.30亿元,同比增长 26.36%。在5G RedCap领域, 移远在2023年2月推出了轻量化5G RedCap模组Rx255C系列,助推5G探索新的垂直业务领域,并于6月率先完成了运营商RedCap实网环境下的测试,成功验证了RedCap网络接入等一系列能力,为加速RedCap在中高速物联网领域的商用部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5G R17领域,公司率先推出了符合3GPP R17标准的新一代5GNR模组RG650x系列,可轻松满足5G FWA、eMBB等市场对无线通信能力的更高要求。同时,公司紧跟市场需求,新推出了5G R16模组RG620T,进一步满足FWA市场对高性能灵活配置5G终端的急迫需求;在5G to B方面,率先完成了5G LAN等R16技术的试点。 在车载领域,公司新推出的C-V2X模组AG18,支持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互通,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和交通效率;智能座舱模组 AG855G,可满足汽车客户对高性能、高集成、高品质的智能座舱开发需求;GNSS模组LC29H和LC76G,进一步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定位的需求,与此同时,LG69T(AB)中导入了功能安全 ASIL-B 级别的支持,进一步满足了车载 E/E 架构变化中自动驾驶对高精度定位感知能力的要求。 在新技术的发展和驱动下,公司基于不同平台推出了多款卫星模组,为蜂窝网络无法覆盖的偏远区域提供可靠的全球无线网络覆盖和连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联合运营商、芯片商、客户,共同开展了多个基于天通卫星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外场测试,北京延庆、苏州淀山湖等地区基于水文水质检测终端、卫星信使、星地双模tracker,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应急消息、终端位置数据等,通过卫星实时发送到云平台的功能。此外,公司还推出了Wi-Fi HaLow 模组FGH100M,进一步拓展Wi-Fi 的使用场景,为广泛的室内外物联网应用提供更优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 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2年末,已取得授权的专利302 项,商标 146项,软件著作权 226项。 -
上海申矽凌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ensylink Microelectronics Inc.
推荐理由:
上海申矽凌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以及混合信号芯片的半导体设计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公司已成功研发并量产300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通讯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申矽凌致力于把创新的传感器技术与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相结合,以“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为使命,立足中国、服务全球,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申矽凌致力于把创新的传感器技术与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相结合,以“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为使命,立足中国、服务全球,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Go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推荐理由:
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72)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长沙,并在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常州、济南等地设有分子公司及研发中心。国科微长期致力于视频编解码、固态存储、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 公司已推出了国内首款通过国测、国密双重认证的存储控制芯片,国内首款全自主固态硬盘控制芯片,国内首款集成高清解码、直播星解调和卫星接收的全国产标准高清芯片,全国标智能4K超高清解码芯片,全球领先的8K超高清视频芯片,国内领先的22纳米卫星定位导航芯片等产品。 8K超高清解码芯片成功服务冬奥会8K直播与转播工作,并规模应用于“百城千屏”项目;4K超高清解码系列芯片广泛应用于DVB/IPTV/OTT/直播卫星市场,已在超过50家运营商实现商用;系列视频编码芯片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家居等行业级、消费级市场;存储主控芯片及系列固态硬盘具有安全、稳定、加密等特点,在整机企业规模应用,有效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公司营收连续 4 年创新高,2019年营业总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35.68%;2020年营业收入约为7.31亿元,同比增长34.64%;2021年营业收入约23.22亿元,同比增加217.66%;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55.26%。公司 2023 年第一季度营收超17亿元,净利润4,506.71万元,创造历年单季度营收和 Q1 利润新高。在过去的12个月里,国科微砥砺自主创新,推出新一代AI ISP引擎,提供卓越的图像处理能力,并基于新一代AI ISP引擎推出高端IPC SoC GK7608系列,让世界从此“看得懂”,为智能安防市场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底座。凭借领先的编解码技术、丰富的AI能力以及完善的安防前后端布局,在过去的12个月内,国科微IPC SoC芯片和NVR SoC芯片被规模应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建设中,为构建平安城市赋能,跻身安防芯片市场第一梯队。 与此同时,国科微推出的4K超高清视频解码芯片全面支持HDR Vivid、ChinaRAM、TVOS等国产标准,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视频体验。 在过去的12个月里,国科微一直致力于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和完善企业的合规运营,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测全部在国内完成,实现芯片的全国产化供应,为我国电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在过去的12个月里,国科微积极配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电子行业重要协会工作,携手产业链加快我国电子行业生态建设,为我国电子行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Dosilicon Co., Ltd.
推荐理由:
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大陆少数能够同时提供 NAND Flash、NOR Flash、DRAM 等存储芯片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监控安防、消费类电子、工业与医疗等领域。公司不断精进研发技术实力,持续开发新产品,加强品质与服务管理,开拓新市场与新应用,总体发展稳中有进。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公司研发费用达1.10亿元,占2022年营业收入9.63%,较上年同期增47.46 % 。坚持技术创新,从而保证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坚持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升级,截止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SLC NAND Flash具备38nm及2xnm成熟工艺,并在2xnm制程上持续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已推进至先进制程1xnm 。NOR Flash方面制程已经完成了从65nm至48nm的制程推进,并持续进行更高容量的新产品开发;为赋能公司产品多样性发展,设计研发的LPDDR4X及PSRAM产品均已完成工程样片;车规产品研发进度方面,公司SLC NAND Flash及 NOR Flash均有产品通过AEC-Q100测试,将适用于要求更为严苛的车规级应用环境。东芯半导体积极扩大产品线布局,凭借对产品下游应用细分市场的分析累积和产品优势特点,准确把握市场应用需求,聚焦投入,形成了完整的NAND Flash、NOR Flash、DRAM及MCP的产品供应链。公司不断加强供应链合作,保障产能稳定。公司始终秉持着“本土深度,全球广度”的供应链布局,以国产化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为目标,不断推进国产化供应链的同时也积极与国际大厂展开合作。公司持续强化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秉持着“品质”、“竞争力”、“客户满意”、“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运营系统,持续提升相应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为全球客户第一时间提供高效的服务支持。公司设有专人管理质量体系,生产质量,测试质量,产品仓储运输等生产相关环节。针对关键工艺细节管控及关键原材料把关,公司将在充实相关部门人力资源的同时,持续加强与代工厂的深入合作,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整体制造环境,从而不断提升产品生产制造品质。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Kiwi Instruments Co., Ltd
推荐理由: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的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源管理芯片,布局全面,覆盖 AC-DC、 DC-DC、驱动 IC、线性稳压器、电池管理等多个产品类型,并逐步形成高性能模拟芯片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性能处于模拟芯片行业较为领先的水平,尤其在电源管理领域,公司的技术水平突出,许多核心产品的综合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同时,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高串数电池管理系统 AFE 芯片技术突破的本土企业之一,产品可覆盖 110V 以内储能及电池系统应用。 凭借领先的研发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公司产品已进入众多行业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应用范围涵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 网络通讯、计算机、电源转换及储能等众多领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部分终端客户分布在欧美多国。取得了全球范围内良好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公司2022年实现超过30亿颗电源管理芯片的销售,带来超过5亿元的营收。2022年,公司在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已形成可支持高达 18 串“高精度锂电池监控及保护”核心技术,成为国内少数实现高串数电池管理系统 AFE 芯片技术突破的本土企业之一,产品可覆盖 110V 以内储能及电池系统应用,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 ADC 和电流检测 ADC,集成电池均衡,并提供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充电过流保护、放电过流保护、放电短路保护,支持电池随机上电和开路检测,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 在AC-DC芯片方面,公司在国产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大家电、通用电源、楼宇自动化、安防消防等工业应用方面进一步放量; 在新型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持续突破高功率快充市场,推出可支持 PD 3.1 最高 240W 功率等级的高性能方案,得益于原装机和配件品牌等客户的持续拓展,2022 年公司在快充领域收入同比增长 117.06%。随着交错式 PFC、LLC 等产品的推出,可支持的功率达 3000W, 公司已向工业电源、服务器/数据中心电源、电源转换及储能等方向拓展并逐步增加市占率。 在驱动IC方面,公司推出了内置定位传感器单相全波闭环无刷直流驱动控制器,有效解决客户微型散热电机转速非线性和波动大的痛点,大幅提高产品良率和可靠性;大幅降低有刷电机运转噪声,非常适合静音及高效的应用场景;超宽PWM信号识别范围,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单相无刷散热电机的转速调整。 -
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marius Technologies Co., Ltd.
推荐理由:
概伦电子(688206.SH)是国内首家EDA上市公司,是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EDA领军企业。公司致力于打造应用驱动的、覆盖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支撑各类高端芯片研发的持续发展,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EDA合作伙伴,建设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EDA生态。公司通过EDA方法学创新,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深度联动,加快工艺开发和芯片设计进程,提高集成电路产品的良率和性能,增强集成电路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2022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7,854.97 万元,较上年度增长 43.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488.6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56.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得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3207.55万元,较上年度增加38.34%。N/A -
晶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ndes Technology
推荐理由:
Andes晶心科技是RISC-V国际协会的创始首席会员,至创立十八年以来专注于CPU硅智财技术,提供可配置性高的32/64位高效CPU核心,包含DSP、FPU、Vector、超纯量(Superscalar)、乱序处理(Out-of-order)及多核系列,可应用于各式SoC与应用场景。此外,Andes提供功能齐全的整合开发环境和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Andes晶心科技同时在台、美、中均设有子公司,并在日本、韩国、欧洲、以色列等IC设计大国均有专业代理商进行销售及客户服务。 再创高峰 Andes晶心科技2022年全年营收达新台币9.31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增长率高达13%。 而截至2022年底,嵌入AndesCore®的SoC累积总出货量已超过120亿颗。 而截至2022年全球累计IP授权合约数超过370份,客户包含联发科(MediaTek)、瑞萨电子(Renesas)、SK电讯(SK Telecom)、耐能(Kneron)、信驊(Aspeed)、奕力(Ilitek)、EdgeQ、HPMicro等等。 完整产品线 Andes晶心不断驱动创新,全面的RISC-V CPU系列涵盖了入门级32位N22、中阶32/64位25/27系列以及近期则推出的最新超纯量45系列,包括32位的N45/D45/A45, 64位的NX45/AX45,及多核的A45MP/AX45MP。而其领先世界推出具备DSP指令集和支持1024位矢量扩展架构(Vector Extension)的RISC-V处理器核心AX45MPV。近期发展出最高性能RISC-V超纯量乱序执行多核处理器AX60系列,以及功能丰富、低功耗且高度安全的新入门级RISC-V处理器D23。Andes晶心的IP提供最佳的处理器解决方案,适用于各式应用如5G、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DAS、AR/VR、区块链、云端运算、数据中心、物联网、存储装置、安防、无线装置等。Andes晶心科技作为RISC-V国际联盟(前身为RISC-V基金会)的创始暨首席会员,在RISC-V的全球战略布局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Andes晶心科技的董事长暨执行长林志明担任RISC-V国际联盟的董事会成员,而总经理兼技术长苏泓萌博士则是RISC-V国际联盟技术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Andes晶心科技每年举办多种活动来推广RISC-V,包括Andes RISC-V CON、台湾、中国和美国的Meetup等活动,并举办超过30场中英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观众,线上观看次数超过1万次。Andes晶心还参加主要的行业展览,如Embedded World、DAC、TSMC Technology Symposium,并通过Facebook、Twitter、LinkedIn、WeChat等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推广,为RISC-V和Andes品牌增加曝光度。 Andes晶心科技与全球大学进行产学合作,鼓励产学合作,促进创新。为课程和研究项目提供AndesCore®,与许多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关系。与大学的合约总数已超过150份,主要涵盖台湾、中国和美国的电子、计算机科学系。Andes晶心科技还向包括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成功大学等众多知名大学捐赠了市值超过数千万的AndesCore®和外围开发平台。通过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Andes晶心科技旨在培养人才,与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并履行企业责任。 晶心科技自2013年开始举办的Andes Certified Engineer Test (ACET™) Program,每年颁发近200张证书给通过考试的工程师,作为在业界推荐人才的参考依据。并于2022年举办了第一届晶心杯RISC-V创新大赛,共有25支团队参与。 -
睿思芯科技术有限公司
RIVAI Technologies
推荐理由:
睿思芯科是一家基于RISC-V开源架构,为中高端市场提供核心处理器解决方案的设计公司。创始团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C-V原创项目组,具备RISC-V芯片领域的深厚学识和卓越研发实力。 睿思芯科的主打产品为基于RISC-V开源指令集的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IP,并向业界提供垂直领域(DSA)定制处理器设计服务和定制芯片解决方案,适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音视频消费电子、自动驾驶、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等高端应用场景。 自创立以来,睿思芯科获得多家顶级投资机构背书,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多轮融资,股东包括北极光创投、字节跳动、高瓴创投、翼朴资本、联想创投、百度风投、水木投资集团、真格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睿思芯科总部位于深圳,在成都等地设有多个办公室。 迄今为止,睿思芯科已与世界500强中的多家芯片头部厂商合作并完成产品落地,为其提供IP授权与SoC定制化开发合作,并与他们一起共同实现迭代闭环,已研发出多款高算力、低功耗的RISC-V处理器产品。过去一年来,睿思芯科连续发布高性能RISC-V处理器产品,切入各个高端DSA市场,引起电子行业和工程师关注。 2022年6月,睿思芯科发布了新一代V系列RISC-V DSP IP,首次将向量处理器引入专业音频DSP领域,瞄准高品质音视频领域。7月,睿思芯科亮相DAC大会进行专题演讲,展示发布其针对视频图像处理与机器学习的新产品RiVAI V9+。年底,睿思芯科发布了全新的RiVAI P600高性能边缘计算处理器,为更高计算需求提供算力。 睿思芯科通过不懈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落地推动RISC-V生态体系的建设,推动中国芯片设计行业的发展。而政府机构与行业媒体内对睿思芯科的表彰嘉奖则进一步认证了睿思芯科业内领先的创新实力与影响力。 去年至今,睿思芯科相继荣获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此外,睿思芯科创始人谭章熹去年曾获得全球电子行业权威媒体电子工程专辑颁发的“年度杰出贡献人物奖”,睿思芯科则获得国内芯片行业前沿媒体芯东西、芯榜分别授予的“中国AI芯片企业50强”、“中国芯片产业优秀数智化支持服务商”称号,并荣获国内领先科技媒体如界面新闻、36氪、机器之心、投中网等颁发的诸多奖项。 -
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
Shenzhen Jaguar Microsystems Co., Ltd.,
推荐理由:
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DPU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国内该行业唯一独角兽企业,总部位于深圳,在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专注于开发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器芯片(DPU芯片),并提供搭载该芯片的DPU网卡产品和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公司产品DPU作为与CPU和GPU并列的三大核心算力芯片之一,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智算中心、运营商5G、传统互联网及边缘计算等。 目前国内可以应用在数据中心的国产DPU芯片方案,云豹智能处于最领先的位置。随着云服务商腾讯、蔚来资本、淡马锡、阳光保险、中芯聚源、深创投等头部资本的入股,也同时助力云豹DPU商业化落地并引领拓展创新应用场景。 云豹智能依托团队在数据处理芯片领域的多年实战开发及商业化经验,对云服务厂商的核心诉求以及上千种终端应用场景都深度理解,因此更能设计出贴近市场需求、可实现DPU的快速产业化落地。 根据云豹智能产品计划,2023下半年将发布业内最领先的DPU芯片产品,预计2025年全国的销售额在10亿人民币以上,头部客户预计主要来自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安全及行业应用。 公司已申请106件专利(67件已公开,其中18件已授权);已登记31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10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云豹智能专注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器芯片 (DPU)的设计与研发,旨在通过软件定义芯片的理念与业界伙伴共同打造新一代基础设施。在过去的一年里,云豹智能与国内多家头部云厂商及运营商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国产DPU产业生态的构建。2023年3月,中国移动联合中国信通院及云豹智能共同发布了《云计算通用可编程DPU发展白皮书(2023年)》,率先提出通用可编程DPU的设计理念,为业界提供权威的设计范式。同年4月,云豹受邀加入“移动云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产业生态联盟体”,与中国移动携手致力于算网融合建设,实现社会算力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云豹先后加入多个国内开源组织,在国产化、信创开源技术领域做出多项贡献。在中国信通院的算网云开源操作系统(CNCOS)项目1.0中,云豹率先提出软件兼容框架和接口规范,成为多项协议的关键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协会算网云协同系统工作委员会”首批成员,并被评为算网云开源操作系统(CNCOS) 项目1.0 DPU领域最多贡献者。在国产操作系统方面,云豹先后加入OpenEuler、OpenAnolis等开源社区,并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对DPU接口的规划与标准编制,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云豹智能积极参与电标院关于DPU行业标准的制定,助力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蓬勃发展。 -
荣湃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Pai Semiconductor
推荐理由:
荣湃半导体目前的主要产品有数字隔离器、接口、隔离驱动、采样和基准、电源和驱动等五大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光伏和储能)、通讯、工业控制、数字电源、智能电器等领域。 在新能源时代下,通讯、数据中心、工业变频器、伺服、光储系统、智能电网、新能源车等市场快速发展,扩大了强电电路和弱电电路的之间信号传输的使用场景,同时随着各类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隔离芯片被更多的集成到信号链和电源类等模拟芯片中,进一步扩大了隔离类芯片的整体需求。 公司的核心技术均自主研发完成的,在全球不存在IP壁垒,在隔离器领域,荣湃独创的iDivider技术(智能分压技术)应用了电容分压的原理,是一种更本质、更简洁的隔离信号传输技术,智能分压技术电路大大简化,功耗更低,速度更快,抗干扰能力增强,噪声更低。目前公司合作客户1000+,公司自成立以来至今,海内外销售额以每年150%的增速稳步上升。1. 技术方案及影响力 荣湃使用隔离变压器的技术方案研发的固态继电器系列产品,能够避免传统光耦技术方案的不足。与电容方案相比,隔离变压器的方案能够减少芯片的面积降低芯片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隔离电容。抗干扰能力要高于光耦方案和电容方案。使用隔离变压器的方案也使得产品的开通时间源低于同类产品,可以工作在开关频率更高的场合。 2. 关键技术突破: 采用独有的内部电感和隔离电容以及内部振荡器,组成一个LC谐振。通过数字隔离技术,把原边能量耦合到副边,并且保证了相对较高的传输效率。得益于较高的传输效率,原边仅需要较低的电压,即可保证副边的驱动电路工作,输出高达17V的驱动电压,从而保证极低的导通电阻。另外,该方案在工艺的保证下,能够做到足够精度的电感和电容值,也就是说,内部的谐振频率可以保持很高的精度。 -
芯驰科技
SemiDrive
推荐理由:
芯驰是全场景智能车芯引领者,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产品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关和高性能MCU,涵盖了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核心的芯片类别,从而实现“四芯合一 赋车以魂”。 芯驰拥有近20年车规级量产经验的国际水平团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车规核心芯片产品定义、技术研发及大规模量产落地的整建制团队。 在车规认证方面,芯驰先后获得了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认证、AEC-Q100可靠性认证、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以及国密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四证合一的车规芯片企业。 芯驰四个系列芯片均已量产,2022年出货量超百万片。芯驰目前拥有近200个定点项目,服务超过260家客户,覆盖国内90%以上主机厂及部分国际主流车企,包括上汽、奇瑞、长安、东风、一汽、日产、本田、大众等。产品与技术进展:2022年,芯驰推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MCU控之芯E3系列,车规可靠性标准AEC-Q100达到Grade 1级别,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 D,获得国密二级认证;CPU主频高达800MHz,具有高达6个CPU内核。E3可以实现核心领域应用全覆盖,包括BMS、ADAS、底盘、动力、电子后视镜等。截至目前,采用E3进行产品设计的客户已经超过100多家,包括广汽、吉利等。 2023年4月,芯驰推出最新座舱芯片X9SP,CPU和GPU算力分别达到100K DMIPS和220G FLOPS,同时集成全新NPU,AI算力达到8TOPS,可更好地支持DMS、OMS、APA等功能。X9SP和前一代产品X9HP保持了硬件Pin-To-Pin兼容和软件兼容,一个月即可从X9HP平滑升级至X9SP,仅需9个月左右就可实现车型快速量产,最大程度优化成本,并同时大大降低研发投入。 得益于全场景的产品布局,芯驰成为中国少数开始探索车芯中央计算架构的芯片企业,在全球范围看,芯驰也是最早发布完整中央计算架构方案的芯片公司之一。芯驰在2022年4月率先了发布中央计算架构SCCA1.0,2023年4月在上海车展又推出了第二代中央计算架构SCCA2.0。 量产进展: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和高性能MCU四个系列产品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出货量超百万片,拥有近200多个量产定点,覆盖中国90%以上的车厂,是国产芯片量产进度最快的企业之一。 -
苏州领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
SUZHOU LINGHUI LIXIN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苏州领慧立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开,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等领域。 公司现有全职人员近7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80%,核心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来自全球顶尖的模拟芯片头部企业,平均从业经验十年以上。公司致力于高精密信号链平台化产品族,目前已布局MCU、ADC、DAC、运放、基准源、AFE、电源管理等不同领域近200款产品,芯片性能业界领先,其中包括32bit SD ADC,18bit SAR ADC及超高精度参考源均已经实现了稳定量产,产品性能远远领先与国内同类企业,截止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20项,获批10项,版图布局专利13项。领慧立芯产品涉及国内市场规模近200亿元人民币,国产化替代率不足10%,市场空间巨大。 领慧立芯是苏州工业园区重大招商项目企业,工业园区领军人才,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已得到旭创,汇川,麦格米特,拓邦,固德威等知名工业头部企业投资。 领慧立芯明星产品: 24bit SD ADC:医疗级心电图检测芯片,脑电图检测芯片,小于1μV 峰峰噪声,国内最佳。 32bit SD ADC:超高精度ADC,性能业内领先,国内最佳。 16bit/18bit SAR ADC: 单通道,8通道同步采样 ADC, 1MSPS 采样速度,国内最高性能。 电压基准源:温漂典型1ppm/℃,最大3ppm/℃,输出噪声小于1.5μVrms/V 集成16位2MSPS MCU: 国内MCU产品中ADC的精度最高。 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电子行业已经有了足够的影响力。 -
安徽聆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nhui Listenai CO.,LTD.
推荐理由:
聆思科技是一家专注提供智能终端系统级(SoC)芯片的高科技企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家居家电、教育办公、消费电子、智能车载等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致力于将全球前沿的人工智能算法与自主领先的芯片设计深度耦合,打造极致性价比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推动万物智联时代的真正来临。 聆思主推的AI SoC芯片CSK系列,以高算力、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势,已成为端侧AI智能化专用芯片,并在家电、教育、办公、消费电子等市场成熟广泛应用。 芯片采用多核异构的创新灵活架构,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器NPU,针对AI神经网络特性设计,对算法所需的高热点算子进行硬件定制加速,算力可达到同级别传统通用架构芯片的5-10倍,充分满足端侧AI运行的高算力需求。芯片集成了Audio Codec、PMU、DVP接口、Touch、DCDC等核心IP,可大幅降低外围元器件,实现更高集成度、更高性价比的终端解决方案。对于智能硬件而言,功耗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在满足设备算力需要的同时,满足设备对低功耗的需求,芯片采用了多级感知技术,实现多级唤醒,独特的门控时钟以及变频系统,搭配自主创新设计的电源管理单元,实现功耗的大幅降低。 基于芯片+算法双领域的领先技术团队和丰厚技术积累,聆思基于自研芯片构建了全栈本地化AI能力,搭配云端超过400种的领先算法,可充分满足AIoT海量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为推动行业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实现设备智能化升级,聆思打造了覆盖芯片、算法、固件、场景的一站式方案,已赋能数百家行业客户,实现产品落地周期平均缩短50%以上。并已成功引入大模型,通过芯片与大模型的结合,从端到云,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 聆思成立三年,持续保持100%+增长率,在家电、教育、办公、消费电子等核心领域,建设了成熟的合作伙伴应用生态,并获得产业界的高度认可。2022年,聆思科技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人工智能领域最高奖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并已顺利完成两轮融资,实现估值数十亿元。 技术驱动下,端侧芯片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亟待探索。聆思将继续专注于AIoT全领域芯片矩阵设计,以芯片+算法持续建设行业底层能力,持续助力行业智能化发展。 -
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Shenzhen Hangshun Chi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推荐理由:
深圳市航顺芯片技术研发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在成都、上海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致力以“车规SoC+高端MCU超市双战略、让万物互联更智慧,智慧生活更美好”为使命,实现“HK32MCU为核心、打造航顺无边界生态平台级企业”的伟大愿景。 已量产数/模混合8寸130nm至12寸40nm七种工艺平台,ARM及RISC-V等十二大家族百余款工业/商业/车规级、通用/专用/定制化32位MCU。航顺HK32MCU分为经济型、主流型、低能耗型、高性能型、专用型和创新型,大批量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电、物联网等数千家客户。 共计完成八轮战略融资合计数亿元,先后获得福布斯/胡润全球独角兽、中国IC独角兽、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高端32位MCU/SoC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行业领袖企业100强、深创赛总决赛亚军、深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与国内众多高校及ARM-KEIL/IAR/AEC/ISO26262等达成长期生态计划和战略合作,用工匠精神建立完善的航顺HK32MCU产品阵列和生态体系,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00件+并在持续增长中。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航顺芯片经受住了多轮的磨砺:国产MCU虽然质优价廉却依然难以在客户端推进国产化,全球供应链产能紧缺,2022年市场艰难依然获得了亿元E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电基金战略投资,推出高品质高性价比传感/物联网/智能控制等专用芯片并量产,推出了基于国产32位MCU 芯片的多种电机整体解决方案,获得了市场客户和资本的认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航顺芯片一直秉承以产品和客户为中心,推陈出新,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客户的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Black Sesame Technologies co.,ltd.
推荐理由: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从用于自动驾驶的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开始,最近推出了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以满足对智能汽车先进功能的更多样化及复杂需求。通过由公司自行研发的IP核、算法和支持软件驱动的SoC和基于SoC的解决方案,提供全栈式自动驾驶能力以满足客户的广泛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黑芝麻智能2023年发布的武当系列为业内首个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旗下首款跨域计算芯片C1200基于7nm先进制程,能够完美地覆盖座舱和智驾等不同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车规级高算力SoC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供应商。 -
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Heifei Datang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推荐理由:
合肥大唐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在北京、深圳、扬州设有子公司/分支机构。公司长期致力于存储控制器芯片及安全固件的研发,并提供技术先进的安全存储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一支在芯片领域已深耕20余年的核心技术成员及固态存储固件开发的专家团队,拥有自主IC设计能力和底层固件研发能力,可根据用户不同的行业需求进行差异化定制服务。 大唐存储相关技术及产品在存储行业国际首家通过EAL5+,首家通过国密芯片二级,首家通过金融存储芯片增强级检测,实现全球“三首家”。公司以提供具有可控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性能的固态存储解决方案为目标,并提出超聚合安全存储技术,创新地应用于存储控制器芯片。公司产品分为企业级、商业级、工业级及高速高安全固态硬盘,可应用于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医疗等行业领域。 大唐存储已申请九十余项存储相关发明专利,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等认证,产品通过RoHS、CE、FCC等认证。公司荣获国家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安徽省“专新特精”中小企业奖、2022中国信创500强、2022小巨人企业创新TOP50、2022年信创行业领军企业100强、2022年集成电路独角兽企业TOP50、2021年“十大闪存控制器企业金奖”、2021年合肥市高成长种子企业、2020年度“璀璨之芯”最佳突出表现企业奖、2020年度高成长瞪羚培育企业、2019年闪存技术创新企业奖”等。过往的一年,大唐存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努力打造成具有 融合数据存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为一体 的高科技企业。2022年达成工信部认可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具有存储控制器芯片及安全固件的设计和研发能力,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存储控制器芯片DSS510全球首家通过EAL5+认证、国密二级认证、金融存储芯片增强级检测,实现了在存储行业全球安全技术领先的目标。 大唐存储在国产化行业整机客户占有率、出货量及客户影响力方面实现入围并商用的数量已达数十家,客户覆盖率位于信创行业前列,2022年公司产品出货量和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使公司迅速进入国产化存储企业一线阵营。 生态合作方面,2022年,大唐存储联合筹备的“安徽省商用密码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并担任常务理事单位推动存储安全模块持续发展。大唐存储站位存储高安全高可控前沿,围绕控制器芯片研发、固件创新、存储核心技术提升、行业安全应用、生态合作互融等发展方向,现已建立核心生态伙伴100+,完成标准及行业报告撰写30+,为构建集数据存储安全与电子技术应用拓展更强大的生态同盟圈。 -
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SpacemiT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进迭时空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新一代架构更简化、算力更强大、性能更优秀的RISC-V架构芯片的半导体创新企业,进迭时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总部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进迭时空是一家专注于研发新一代架构更简化、算力更强大、性能更优秀的RISC-V架构芯片的半导体创新企业,总部位于杭州,在珠海、上海、深圳以及北京拥有办公室。我们的使命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做数字和智能时代的算力基石,以芯片为载体,为数字化与智能化时代提供普惠的算力,驱动数智未来。 我们由一支来自国内知名半导体企业的资深经营者以及技术专家共同组建创立,在半导体、RISC-V架构芯片以及云计算领域拥有丰富的国内和国际成功经验。进迭时空作为计算芯片企业,我们对RISC-V架构CPU进行高度定制,不断挖掘其在计算中的潜力,在RISC-V生态强大的软件栈与CPU领域成熟的编译器的基础上对RISC-V DSA进行联合优化并提供软硬一体计算解决方案,给AI领域带来高效、易用的算力。 -
InPlay Inc
InPlay Inc
推荐理由:
InPlay'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new approach to Bluetooth beacons that is designed to be ultra-low cost, ultra-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cost. The NanoBeacon SoC based asset tag product is priced at just $1, which makes it significantly more affordable than other Bluetooth beacon solutions.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Another key benefit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NanoBeacon SoC can operate for up to 10 years on a single coin cell battery.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battery-powered applications,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inally,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programming-free. This means that anyone can use a NanoBeacon without any prior softwar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imply connect the NanoBeacon to a sensor, and it will automatically start transmitting data over Bluetooth. In addition to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 technology also offers a number of other benefits, including: • Tru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Bluetooth in real time,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precise timing,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machine monitoring. • Long range: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a range of up to 1,000 feet,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 Secur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use a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at protects data from unauthorized acces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disruptive new techn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use Bluetooth beacons. With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s make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This makes NanoBeacons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Here are some specific examples of how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day: • Industrial IoT: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assets in manufacturing plants and warehous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 Smart healthcare: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monitor patient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nd safety. • Smart retail: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shoppers in stores. This helps retailers to personalize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 sales. -
芯能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Shenzhen Invsemi Technology Co., Ltd
推荐理由:
深圳芯能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是一家专注从事功率半导体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浙江义乌建有车规级功率模块制造基地,深圳、上海、苏州设有研发中心,并在深圳、上海、苏州、青岛、顺德、杭州等地建立了销售办事处。公司现有员工100多人,研发和技术支持相关人员占比超过50%,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在高压功率器件领域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供应商,合作客户超过1000家,广泛分布于小家电、白色家电、工控、新能源汽车、以及太阳能逆变器等领域。 芯能坚持应用导向、专注研发、开放合作的理念,专注功率芯片、驱动芯片设计开发近十年,产品线不断完善,包括分立器件(Discrete)、智能功率模块(IPM)以及标准功率模块(PIM),产品广泛应用于工控、家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公司将继续秉承“责任、创新、坚韧、信任”的价值观,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可靠性的功率器件。 芯能截止2023年3月31号集成电路布图47个,申请132 篇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1篇,已实际授权或者实审发明专利84篇。芯能截止2023年3月31号集成电路布图47个,申请132 篇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1篇,已实际授权或者实审发明专利84篇。2022年营收接近2亿。 -
奉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Phyplus Microelectronics
推荐理由:
奉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由多位国内外模拟、射频领域知名专家联合创立,是一家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射频与混合信号芯片设计公司,在28nm/55nm/180nm工艺独立开发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混合信号IP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多标准通信协议栈、高性能低功耗射频电路、高性能ADC/DAC、超高速 SerDes和时钟、灵活安全系统级芯片架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等核心技术,专注于为智能物联网、车规级/工业级电池监测、健康医疗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自主可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物联网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级芯片(IoT Wireless SoCs)、电源管理系统芯片(BMS ICs)、模拟前端(Analog Front End ICs)、宽带射频收发器芯片(Wideband Transceivers)、MCU和其他信号链芯片产品,已大规模导入国内外知名客户,芯片累计出货超5亿颗,IoT无线芯片细分领域国内市占率超30%。公司主导产品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包括蓝牙技术联盟颁发的Bluetooth LE 5.2、SIG-Mesh、CSA连接标准联盟(原Zigbee联盟)颁发的Zigbee Compliant Platform等权威国际认证和腾讯、阿里、小米等大客户颁发的产品认证;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已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推出了射频接收灵敏度在2400MHz至2480MHz射频频率内均优于挪威Nordic、美国TI、美国Dialog等国际知名芯片原厂最新旗舰产品的PHY62系列物联网无线系统级芯片改款,具备国际领先的能量效率。奉加PHY62系列芯片已获得国际蓝牙联盟、CSA、苹果MFi认证,应用领域和客户涵盖工业、医疗、语音、汽车、消费等,累计出货量已超5亿片,国内IoT无线芯片领域市占率超30%。 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电子纸桌牌标准已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正式发布,标准号T/DZJN 132—2023。其他多项行业标准也已进入正式发布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微电子学院、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达成了产学研合作,所研制的创新产品满足了国内众多厂商的国产化需求。 公司2022年度获得代表性行业奖项和资质如下: 1、2022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 2、2022年电子纸产业联盟理事单位; 3、涂鸦智能2022年度优秀供应商; -
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Hangzhou SDIC Microelectronics Inc.
推荐理由:
杭州晶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130)于2005年在杭州市滨江区成立,2022年7月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发与销售,以高性能、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创新设计能力和先进的品质保证体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集成电路设计及产品化应用方案。多年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已拥有集成了高精度AFE和MCU的数模混合 SoC 技术、高性能模拟信号链设计能力、工控和仪表专用解决方案、电池管理解决方案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已获得多项专利/软著所有权。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模拟信号链、BMS AFE等,其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工业控制和自动化、仪器仪表、电动设备和工具、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凭借技术和产品的优异表现,公司获得“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创新力企业” 、“杭州市晶华微高性能混合信号处理与控制芯片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晶华微在创新产品的研发上形成了显著优势,包括基于高精度ADC的信号处理SoC,传感器信号调理SoC,温度、压力、液位变送器SoC,电压电流数显表SoC,HART通讯控制器芯片及4-20mA电流环DAC等,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红外测温、智能健康衡器以及数字万用表细分领域,公司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igy (Shanghai)Co.,Ltd
推荐理由: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ogy (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 自成立以来,思特威始终专注于高端成像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凭借自身性能优势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致力于提供多场景应用、全性能覆盖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2017年起,思特威已连续多年在CIS产品安防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上保持前列,并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应用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创新。 思特威将秉持“以前沿智能成像技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和认知世界”的愿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动力,持续推动前沿成像技术升级,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与合作伙伴一起助推未来智能影像技术的深化发展。自成立以来,思特威的业务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连续多年稳居安防监控图像传感器龙头地位。同时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优势赋能车载CIS领域这一新兴蓝海市场,已成为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提供车规级芯片的国内厂商。2022年5月20日思特威成功登陆了上交所科创板,以全新的面貌与姿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根据日本调研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TSR)发布的2022上半年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及2021年思特威在安防CIS领域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同时根据Yole 2022的CIS年度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思特威位列车载CIS市场全球第四,国内第二,成绩斐然。 过去的12个月里,思特威在多个应用领域相继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及尖端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思特威已完成了覆盖主流2MP~8MP的AI全线产品升级,并于今年推出了全性能升级Pro系列图像传感器,彰显出了思特威持续安防产品全系列化的决心以及技术研发实力。在车载电子领域,思特威一直追求用自主创新技术构建产品性能优势,以高级别车规开发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车载产品,作为少数能提供车规级 CIS 芯片的厂商,思特威车规级CIS产品种类十分丰富,并掌握多项在车载 CIS 芯片具有关键价值的技术。作为国内鲜少能够提供车规级CMOS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的高尖技术企业,思特威在2023上半年推出了两款车规级高性能CIS产品,其中推出的SC233AT不仅兼具高动态范围和LightBox IR™技术,更支持片上ISP二合一功能,搭载升级的自研ISP算法,范围覆盖ISP图像处理全链路RAW域、RGB域以及YUV域,可大幅提升了产品的成像性能。而在功能安全管理体系层面,思特威在去年11月获得了由国际公认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SGS颁发的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流程ASIL D认证证书,建立起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打造先进车规级芯片、助推智能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思特威今年新推出的三款车规级CIS产品同时符合AEC-Q100和ISO26262 ASIL B双重认证标准,充分满足智能汽车行业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要求,助力高端ADAS/AD系统向更高等级迈进。 此外,在工业机器视觉领域,思特威除推出了多款高帧率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外,更是推出了自研的首颗LA(Linear)线阵系列4K分辨率高速工业CMOS图像传感器SC430LA。该背照式(BSI)图像传感器搭载创新的SmartGS®-2全局快门技术,依托思特威先进的模拟电路设计,支持出色的Trilinear彩色模式和32x模拟增益,集高稳定性、高精准度、低噪声、高行频四大性能优势于一身,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中,以高传输速度和高图像品质赋能全天候工业线阵相机。
-
北京智联安科技有限公司
高精定位低速RedCap
推荐理由:
5G 定位具有百亿级市场空间,尤其是室内没有较好的定位技术支持,5G 大频宽、多天线技术,极大提高了定位精度,为室内位置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 5G 网络的部署,室内已天然具有定位网络能力,但目前支持高精度低功耗的芯片和终端是产业空白,高精定位低速RedCap芯片MK8520的诞生,将带动国内室内定位产业链。 MK8520是一款RedCap融合了5G高精定位的芯片,支持3GPP-R17标准+全部RedCap协议流程,待机功耗小于5uA,支持运营商频段;MK8520同时具备通信能力+定位能力,通信能力为20MHz上、下行带宽,最高速率为15Mbps,定位能力为100 MHz定位上行带宽,定位精度可达亚米CEP 90% @LOS@100MHz。MK8520不仅实现了性能、功耗和成本的最佳平衡,在保障高精度定位的基础上,也可满足绝大多数物联网应用中数据传输的需求。可以广泛应用于园区定位、物流跟踪、人员检测、智慧工厂等toB场景中。 主要竞争对手是UWB,定位精度和UWB相当,但功耗优于UWB,而且室内外一张网,定位通讯一张网,可以同时实现室内外定位,授权频率,部署成本低,运营商网络,稳定可靠,UWB 非授权频段,干扰很大,终端成本优于UWB,而且可以共用5G通信网络,不需要额外布设定位基站,节约了用户的成本,降低了系统部署的难度。 -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射频技术的UWB和BLE双模融合系统级芯片
推荐理由:
数字化、智能化大势所趋,加速推进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超宽带UWB无线互联技术,兼具实时通信、精准位置和雷达感知的能力,通感一体,是万物智联系统的毛细血管。 芯邦科技 UWB芯片采用创新的“ADPLL+DPA”的数字射频收发器技术路线。抛开了传统的模拟频率合成器和混频器,简化了模拟电路设计和调试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进一步降低芯片的功耗和成本。具体优势如下: 1. 更加可靠 相对模拟射频电路,采用数字化“ADPLL+DPA”架构,可有效提升抗干扰能力,避免低电压运行状态下,芯片无法工作或对噪声敏感,避免器件易饱和及产生直流零点漂移的情况。设计过程简单,工艺演进清晰,利于产品的稳定迭代。 2. 更低功耗与成本 相对模拟PLL造成电源和芯片面积浪费,ADPLL具有低功耗,面积小等显著优势:功耗可以低至模拟PLL的20%,面积可以缩小到模拟PLL的10%。 随着射频CMOS工艺的发展,射频单元电路,能集成到单片收发器中,完全实现SoC集成,芯片的功耗和成本随着工艺演进持续降低。 受限于射频芯片和多系统共存技术难点,当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单芯片层面UWB+BLE双模芯片。 芯邦利用数字化射频电路技术路线,可以实现UWB+BLE双模SOC芯片创新设计的自主可控,实现了该领域技术路线的重大创新,助力万物智联。 -
北京中科芯蕊科技有限公司
亚阈值-异步超低功耗技术
推荐理由:
低功耗是集成电路永恒的主题,也是智能终端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求。针对这一挑战,北京中科芯蕊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的提出了STAS超低功耗设计技术,将最前沿的亚阈值技术和异步电路技术相结合,实现功耗指标的数量级降低。这是下一代超低功耗处理器产品的最核心技术,国际厂商如IBM、Intel、ST、Renesas等也已在争相布局。 基于STAS技术研发的XRM32UL系列芯片,具有极其优秀的功耗指标,基于国际权威处理器评测组织EEMBC的ULPMark评测,达到451分,在国际同类产品排名第一,先后荣获2021年中国芯“芯火新锐”奖、23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2021物联之星“最佳创新产品奖”等。 该技术助力终端产品,实现超长续航、免维护,实现环境能量自供电,助力催生全新的产品形态和产业生态,实现产业升级。 -
InPlay Inc
No-Code Bluetooth SoC
推荐理由:
InPlay'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new approach to Bluetooth beacons that is designed to be ultra-low cost, ultra-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cost. The NanoBeacon SoC based asset tag product is priced at just $1, which makes it significantly more affordable than other Bluetooth beacon solutions.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Another key benefit of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its low power consumption. The NanoBeacon SoC can operate for up to 10 years on a single coin cell battery. This makes it ideal for battery-powered applications,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inally,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programming-free. This means that anyone can use a NanoBeacon without any prior softwar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imply connect the NanoBeacon to a sensor, and it will automatically start transmitting data over Bluetooth. In addition to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 technology also offers a number of other benefits, including: • Tru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Bluetooth in real time,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precise timing, such as asset tracking and machine monitoring. • Long range: NanoBeacons can transmit data over a range of up to 1,000 feet, which makes them ideal for large-scale applications. • Secure communication: NanoBeacons use a secur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at protects data from unauthorized access.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a disruptive new technology that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use Bluetooth beacons. With its low cost, low power, and programming-free features, NanoBeacons make it possible to deploy large-scale beacon networks without breaking the bank. This makes NanoBeacons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industrial IoT, smart healthcare, and smart retail. Here are some specific examples of how NanoBeacon technology is being used today: • Industrial IoT: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assets in manufacturing plants and warehous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 Smart healthcare: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monitor patients in hospitals and nursing homes. This helps to improve patient care and safety. • Smart retail: NanoBeacons are being used to track shoppers in stores. This helps retailers to personalize the shopping experience and improve sales. -
苹芯科技
PIMCHIP-S系列存算一体芯片
推荐理由:
苹芯科技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及行业经验,专注于利用新兴的存算一体技术对人工智能计算加速。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计算和数据存储相融合,突破传统芯片架构固有的局限性,从而低成本地实现高性能的AI计算引擎。相比于冯·诺依曼架构的AI加速芯片,非冯架构芯片功耗更低、效率更高、面积更小,因此非常适合处理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场景下复杂神经网络计算工作。 苹芯科技PIMCHIP-S系列芯片是基于存算一体技术打造的AI芯片。其搭载基于SRAM的存算一体计算加速单元,具备高能效、小面积、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可高效完成数据密集型任务。其中PIMCHIP-S100是苹芯科技第一款语音识别类存算一体芯片产品;PIMCHIP-S200是图像识别类存算一体芯片产品;PIMCHIP-S300是专门应用于智慧感知决策方向的AI芯片,作为整合了强大AI算力的端侧核心芯片,PIMCHIP-S300具备多模态融合感知、跨领域智慧决策、超低功耗、极速响应等产品优势,同时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语音、图像、雷达等完整解决方案和应用。 -
芯科科技
一站式Matter开发平台基于MG24 SoC
推荐理由:
Silicon Labs领先提供完整的Matter开发平台,其核心组件是Silicon Labs 2.4 GHz无线MG24 SoC单芯片解决方案,它可以运行Bluetooth和多协议,且支持Matter over Thread。MG24采用OpenThread协议栈,室内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00米,该芯片也同时支持Bluetooth以实现Matter新设备的Bluetooth部署。当MG24与超低功耗Silicon Labs RS9116 Wi-Fi产品结合使用时,它将支持Matter over Wi-Fi 4的开发,可在2023年轻松过渡到Silicon Labs的Wi-Fi 6单芯片Matter SoC。 Silicon Labs Unify SDK是为Matter边界路由器提供的多协议软件开发平台,所提供的工具能够将Matter桥接到包括Zigbee和Z-Wave在内的其他物联网平台,而Silicon Labs Simplicity Studio和GSDK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单一的开发环境,可以方便的在无线设备上添加Matter功能,并将这些设备无缝连接到他们想要连接的生态系统上。 因此,无论是蓝牙、Thread、Wi-Fi、Zigbee,还是Z-Wave协议,Silicon Labs都提供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解决方案,使开发人员能够将他们的产品与Matter和所有主要的智能设备生态系统连接起来。
-
清微智能
可重构计算
推荐理由:
可重构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芯片底层架构技术,采用数据流驱动下软、硬件均可配置的空域计算模式,特别适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并行计算,被《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评为最具前景的未来计算架构,也被中美两国同时定位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技术。 可重构计算具有以下优势: 按需即时重构、高能效、低功耗 。 可根据算法和应用灵活重构,适用多种场景应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可重构灵活的应用架构减少芯片流片费用,降低芯片成本。 产品已广泛应用至智能安防、智能穿戴、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 清微智能可重构计算团队已在国际权威杂志及顶级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近200篇,专利、发明授权170余项,核心技术指标领跑全球,是全球首家也是出货量最大的可重构计算芯片企业。 目前,清微智能自研高算力芯片TX8系产品获得突破进展,性能表现优异。作为可重构架构首款大算力芯片,TX8的主要场景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极强的扩展性等特点,通过Mesh网络和独有的TSM-Link方式在芯片以及服务器之间实现互联,以近似算力线性扩展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大算力芯片的算力扩展问题,克服制造工艺代差,实现算力飞跃。 -
联想诺谛(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诺谛行业基础多模态大模型-支点
推荐理由:
联想诺谛智能致力于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与升级制造业,助力制造业极致降低成本,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营决策效率。立足中国,服务全球。 联想诺谛智能拥有全球领先的行业基础多模态大模型-支点,这是联想累计巨额投入、贯穿制造业全链条业务场景、深入打磨6年、在EB量级行业数据上打磨的行业大模型;基于Transformer架构和Instruct训练方式,融合联想先进制造业自研预训练模型;拥有全球超大的多语言行业数据库,涉及180多个国家的全链条业务数据;在全球20余种主流语言上,具备本土级或母语级理解与处理能力,与中高级专业人员能力相当;并具备新语言较优的迁移能力,实现100种语言0语料理解不低于85%的识别能力。诺谛支点AI大模型,采用“行业基础多模态大模型+行业优化+场景细调”的研发与实施模式,拥抱开放和协同创新机制,具有极高的行业智力和进化能力,技术全球领先。 -
苏州亿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ReRAM的全数字化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
推荐理由:
亿铸科技基于ReRAM的存算一体AI大算力芯片具有“大算力、高精度、高能效比”的优势,可以基于成熟工艺制程达到P级算力,能效比可十倍于国际领先AI推理芯片。其存算一体架构可以打破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下的存储墙、能耗墙和编译墙,为解决国内AI大算力的困局提供了新的方向;亿铸科技选择的存储介质 ReRAM 具备低功耗、高计算精度、高能效比和制造兼容CMOS工艺等优势,在算力潜能、算力精度和算力效率等主要指标上有数量级的提升,是目前最适合做存算一体 AI 大算力芯片的存储介质;而全数字化的技术路径在满足大算力的同时还能支持高精度,使得存算一体架构真正在 AI 大算力方向落地。此外,面对随着大模型的发展,AI的应用进入2.0时代而不断提升的算力、能源需求,亿铸科技前瞻性地提出了“存算一体超异构”架构,以存算一体架构为核心,结合GPU、CPU等多个类型引擎的优势,让不同架构各司其职。如此一来,在系统层,能够把整体的效率做到最优;在软件层,能够实现跨平台架构统一,实现整体性能的飞跃,为中国AI算力芯片发展赋予新动能。
-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
ePower™功率级集成电路(EPC23102)
推荐理由:
宜普电源转换(EPC)推出100 V、35 A的ePower™功率级集成电路(EPC23102),它集成了整个半桥功率级,可在1 MHz开关频率下实现高达35 A的输出电流和超过96%的效率,为高功率密度应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小型化的解决方案,包括48 V DC/DC转换、用于高密度计算应用和面向电动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的BLDC电机驱动和D类音频放大器等应用。 基于EPC专有GaN IC技术的EPC23102集成电路的主要特点包括集成了输入逻辑接口、电平转换器、自举充电和栅极驱动缓冲电路,以控制具6.6m Ohm RDS(on) 并配置为半桥功率级的高侧和低側场效应晶体管。 EPC23102采用了更耐热的QFN封装(3.5 mm x 5 mm),为最高功率密度的应用提供超小型化的解决方案。 EPC23102更易于使用、布局、组装,而且节省占板面积并提高效率,从而使能更轻、更精确的BLDC电机驱动器、更高效率的48 V输入DC/DC转换器、更高保真度的D类音频系统和其他工业和消费类应用。 EPC也为设计师提供EPC90147开发板,旨在简化对EPC23102的评估过程。这块50.8mm×50.8mm电路板是为实现最佳开关性能而设计的,包含所有关键元件,从而易于进行评估。 EPC是基于增强型氮化镓(eGaN®)的功率管理器件的领先供货商,其eGaN FET和IC比最好的硅功率MOSFET性能高出很多倍,目标应用包括DC/DC转换器、激光雷达、用于电动运输、机器人和无人机的电机驱动器。 -
Cambridge GaN Devices
650 V ICeGaN™ H2 系列
推荐理由:
ICeGaN H2系列電晶體是增強型的GaN-on-silicon功率電晶體(通常為關閉狀態),利用GaN獨特的材料特性,在各種電力電子應用中提供高電流、高擊穿電壓和高開關頻率。 ICeGaN H2系列晶體管獨特設計,考慮了易用性、閘極可靠性和效率。 易用性:ICeGaN的閘極控制技術使得CGD的GaN HEMT可以類似於Si MOSFETs進行驅動,免除了複雜和低效能的驅動電路,並適用於當前市場上的閘極驅動器。 閘極可靠性:ICeGaN的智能閘極控制技術幾乎消除了典型的e-MODE GaN的弱點,並顯著改善過電壓的穩健性、更高的抗干擾能力、dV/dt抑制和ESD保護。 ICeGaN具有先進的整合式米勒鉗位結構,集成了米勒鉗位器,消除了負電壓的需求,實現真正的零伏特關斷,並提高了動態RDS(ON)性能。 效率:H2系列ICeGaN還採用先進的NL³電路,實現了在無負載和極輕載操作下的低功率損耗。集成的電流偵測功能免除了與源極串聯的電流感應電阻的需求,並減少了效率損失。因此,GaN可以直接焊接在大面積的鋪銅區域上,提高了熱性能並簡化了散熱設計。 ICeGaN H2系列電晶體採用行業標準的DFN 8x8和5x6 SMD封裝,支持高頻操作,同時確保出色的熱性能。 每個ICeGaN電晶體都有一個獨特的二維條碼,並提供批次和在晶圓上的位置等資訊,從而提供了極高的產品可追溯性。這是市場上唯一提供此級別追溯性的產品。 -
英诺赛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新一代8英寸硅基氮化镓技术平台
推荐理由:
技术特征与规格:高质量、高均匀性、低翘曲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技术; 0.18um CMOS兼容、高良率、低成本8英寸硅基氮化镓制造技术;基于p型栅结构的高性能30V-700V增强型器件;满足 JEDEC、AEC-Q101及高可靠性应用系统要求的器件与封装技术。 主要优势及影响力:英诺赛科全球率先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技术平台,是业内唯一同时实现30V-700V高、低压增强型氮化镓功率器件量产的企业。通过外延、工艺、器件技术创新,新一代氮化镓技术平台实现比上一代导通电阻减少30%,开关特性因子减少30%,额定电压扩展至30V-700V,可靠性能力由工业级升级为车规级。相应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领域由消费扩展至工业与汽车电子,全球市占率第一。 -
北京中科银河芯科技有限公司
温湿度传感器
推荐理由:
相比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中科银河芯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单芯片集成温湿度技术目前在国内领先于同类型产品,其创新性是在“硅基CMOS晶圆上集成高灵敏度MEMS湿敏元件”,把温度补偿和标定数据都集成在一个电路里。实现湿敏电容结构和信号处理电路的单芯片集成,降低了传感器的体积和成本,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单芯片集成的优势是降低信号传输带来的干扰,降低芯片面积,提高产品精度、可靠性、一致性。 温度精度可达+0.1C,湿度精度可达+2%RH,16位分辨率下最快温度转换速度2.5ms,良好的精度、可靠性、一致性、抗干扰能力满足新形势下芯片的发展趋势,非常适用于电力、消费电子、白色家电、冷链运输、工业控制、可穿戴电子等应用场景。 产品采用DFN8小封装尺寸(2.5mm*2.5mm),通过I2C接口提供16位高精度数字温度、湿度输出,并且具有硬件报警、地址可选、转换速度可选等功能。最小封装尺寸,极低功耗其静态电流仅150nA,宽接口电压仅为2.5V-5.5V,典型温度精度±0.1℃,典型湿度精度±2%RH,湿度测量范围0-100%RH,温度测量范围-45℃~+130℃,16位分辨率下最快温度转换速度2.5ms,最快通讯速度可达1MHz。 以下为温湿度传感器IC-GXHT30的主要性能和指标: 芯片采用I2C接口方式,通信速度高达1MHz; 两个用户可选择的地址; 芯片温度测量范围-40℃~+125℃(-40℉~+257℉); 湿度测量范围0-100%RH; 典型精度为±3%RH和±0.3℃; 分辨率16bit; 温湿度转换速度2.5ms、5.5ms可设定; 最低平均功耗仅1uA@3V。 -
安森美
碳化硅仿真:Elite Power Simulator在线仿真工具和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
推荐理由:
安森美(onsemi) 是少数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端到端碳化硅(SiC)方案半导体企业,针对其SiC产品EliteSiC系列及应用推出引领行业的仿真工具:Elite Power Simulator在线仿真工具和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适用于软/硬开关应用、边界建模和自定义寄生环境,可创建虚拟原型,使工程师在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通过对复杂电力电子应用进行系统级仿真,获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些工具提供尖端前沿的精确仿真数据,从而让客户根据应用需求进行EliteSiC产品选型,无需耗费成本和时间进行硬件制造和测试,为电力电子工程师节省时间。 迄今为止,系统级仿真工具及相关的PLECS模型只适用于硬开关拓扑仿真,因为对于软开关应用,如LLC 或CLLC,仿真结果很不准确。安森美引领行业的PLECS模型突破这一瓶颈,为客户解决这一难题。 Elite Power Simulator仿真工具配合使用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客户可自由灵活创建高保真系统级PLECS模型。这些模型基于典型或最恶劣工况生成,使客户的设计符合技术边界。为特定应用定义寄生参数的能力,确保生成的PLECS模型能为客户的系统级仿真提供高度准确的结果。 安森美(onsemi) 是少数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端到端碳化硅(SiC)方案半导体企业,针对其SiC产品EliteSiC系列及应用推出引领行业的仿真工具:Elite Power Simulator在线仿真工具和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适用于软/硬开关应用、边界建模和自定义寄生环境,可创建虚拟原型,使工程师在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通过对复杂电力电子应用进行系统级仿真,获得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些工具提供尖端前沿的精确仿真数据,从而让客户根据应用需求进行EliteSiC产品选型,无需耗费成本和时间进行硬件制造和测试,为电力电子工程师节省时间。 迄今为止,系统级仿真工具及相关的PLECS模型只适用于硬开关拓扑仿真,因为对于软开关应用,如LLC 或CLLC,仿真结果很不准确。安森美引领行业的PLECS模型突破这一瓶颈,为客户解决这一难题。 Elite Power Simulator仿真工具配合使用PLECS模型自助生成工具,客户可自由灵活创建高保真系统级PLECS模型。这些模型基于典型或最恶劣工况生成,使客户的设计符合技术边界。为特定应用定义寄生参数的能力,确保生成的PLECS模型能为客户的系统级仿真提供高度准确的结果。 -
深圳市纳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大尺寸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高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开发技术
推荐理由:
当前,国际上碳化硅外延设备技术主要采用横向热壁(意大利LPE)、横流行星式旋转(德国AIXTRON)、纵向热壁(日本Nuflare)三种技术路线。横向热壁方案因其高可靠性和综合性价比已成为产业化设备的主流选择,我司经过前期深入调研并评估团队自身技术优势,确认采取主流的横向热壁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主要涉及6大主要系统,34个子模块,主要包括:反应室系统、晶圆传输系统、感应加热系统、气体输送系统、水路系统、配电系统。目前,国际上6英寸碳化硅衬底技术已经成熟,正在向8英寸迈进,我国正在大力发展6英寸碳化硅衬底,在不久的将来也将进入8英寸时代。晶圆尺寸越大,外延工艺难度也就越大,必然对设备提出新的要求,正所谓“一代工艺、一带设备”,本技术开发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顺应了碳化硅晶圆尺寸发展趋势,在技术上具有前瞻性,同时能够向下兼容6英寸晶圆,充分满足当前碳化硅同质外延片主要产能需求,非常符谷当前国内市场对于大规模生产用大尺于碳花硅外延设备的需求。本技术定位于大尺寸(8英寸)高温碳化硅外延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以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为导向研发新装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新工艺,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